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五大發展理念對發展權理解的豐富和深化

2016-03-13 09:44 來源:新華網  我有話說
2016-03-13 09:44:08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王營

  作者: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常 健

  發展權是各國人民的集體人權,同時也是每個個人的一項重要權利。根據1986年12月4日聯合國大會第41屆會議通過的《發展權利宣言》第1條第1款的規定:“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由于這種權利,每個人和所有各國人民均有權參與、促進并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發展,在這種發展過程中,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都能獲得充分實現。”1993年6月25日世界人權大會通過的《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2000年9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聯合國千年宣言》都重申了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2015年,聯合國總結了2000年制定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情況,又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權總是會被置于人權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然而,如何促進發展權的實現,卻是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

  中國在經過了30多年的高速發展階段后進入了經濟發展的“新常態”,GDP增速減緩,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社會矛盾沖突多發,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2014年11月9日,習近平在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上進一步闡釋了“經濟新常態”的概念,概括了新常態的三大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2014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2015年10月29日發布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深化和擴展了對發展權理解,對于中國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實現發展權作出了明確的回答,它對發展中國家促進發展權的實現也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一、“創新發展”理念與人在發展中實現潛能的權利

  發展不僅是物質財富的發展,更是人自身的發展。從發展權的角度來看發展的動力和過程,應當將發展視為人通過創造性工作來實現自身潛能的過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指出,“發展必須更加關心提高生活質量和加強自由的能力”,“發展的過程就是能力拓展的過程”。聯合國《發展權利宣言》指出,“創造有利于各國人民和個人發展的條件是國家的主要責任”。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一步提出,要“讓所有人平等和有尊嚴地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們將努力創建有活力、可持續、創新和以人為中心的經濟,促進青年就業和增強婦女經濟權能,特別是讓所有人都有體面工作”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發展”理念,不僅具有對經濟發展的工具性價值,而且具有對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目的性價值。

  所謂“創新發展”,根據五中全會公報的解釋,就是“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執行院長汪習根和朱林認為,“創新是一個主體自我學習、自主創造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中主體除了獲得物質利益,更重要的是獲得精神利益——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從發展權的角度解讀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意味著每一個人都是創新的主體,創新不再是專業技術人員和科研機構的特權,每一個人都享有參與創新過程并確保提升創新能力這一發展價值的實現,最大程度上體現了發展主體的全面性與涵攝性”。

  實現“創新發展”理念要解決幾個關鍵性問題。首先,要激發創新活力,形成創新的社會氛圍。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其次,要制定創新發展戰略,有計劃地推動創新工程。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包括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積極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構建產業新體系,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中國制造二○二五》,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再次,要建立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消除阻礙創新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構建發展新體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

[責任編輯:王營]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