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會擺脫國家控制理論
前文論述了國家源于社會,國家脫離并駕馭社會,談及到似乎國家具有一種獨立整合社會各種力量的能力,當然,主要指社會的政治力量和日益發展的經濟力量。然否?我們還是要將理論和歷史現實相結合來分析。事實上,在18世紀前國家與社會是高度一體化的,但是之后,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狀態被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打破,經濟的發展讓社會各階級利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滿足,市場經濟的神話更加堅定了社會各階級對自由經濟的青睞,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整合能力漸漸因社會經濟生活獨立于國家的控制而弱化。這一變化的趨勢促使社會分化為政治和經濟兩大力量,學界稱為政治和經濟的二元分化,并最終形成了國家代表政治,社會代表經濟的社會共識。在此,可以說國家與社會的二元分化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看,這一分化事象自市場經濟始,社會分化出的兩個領域,政治和經濟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人類社會也因此得到迅速發展。那么,在這一階段國家的職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國家職能看國家不僅有政治職能、經濟職能還有其他職能。在國家和社會的二元分化過程中,社會從國家機構收回了經濟職能,并不代表國家對經濟生活無所作為。由此導致的問題是,在這一階段,國家到底涉足和管理社會到哪些領域及何種程度,如何決定。問題似乎又回到源頭,自然受社會尤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和程度的影響。在這一階段,國家和社會的力量在矛盾統一體內此消彼長,當社會經濟落后,國家則占據社會的絕對權利,國家統治社會,國家階級統治職能凸顯,反之,國家階級統治職能削弱,國家的社會職能得到發展。
在社會經濟落后階段,國家憑借強制機器鎮壓被統治階級是國家的主要職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的經濟職能由國家返還于社會,國家專注于社會的政治管理職能,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漸次被政治和經濟所取代,國家依靠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致力于社會的發展。馬克思認為現代資本獨立于共同體,所有制從國家的禁錮中得到解放,國家因而和市民社會成為兩個獨立的存在,這正是近代資本主義發展能夠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從現實看,這種分化,也說明社會(經濟)本身具有擺脫國家(政治)控制的內在驅動因素。在這一階段,以近代資本主義為例,國家通過其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運用政治的法律的手段對經濟的運行進行了干預調控,并沒有顯示出國家對經濟的不作為,因為社會經濟還沒有發育到非常高級的水平,較之于封建社會的超經濟強制,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經濟體系的這種調控,更多是在一種正能量意義上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