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國際社會中,由衷贊嘆中國取得巨大成就并期望從中獲益者有之,擔心中國成為強有力競爭對手因而企圖干擾中國前進步伐者亦有之。“中國機遇論”屬于主流,“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雜音也不少見。贊賞中國成就,多出于善意,但對一些過譽之處,我們要保持清醒。例如,宣揚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所謂“G2”論調,既不符合實際,也會起麻痹作用。我們不能忘記,中國的經濟總量雖已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處于世界80位之后。
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等論調者,或出于誤解、疑慮,或出于心懷叵測、惡意攻擊。多年來,“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在不同階段、以不同形式出現。事實又如何呢?中國越來越強大,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從未動搖,從未對任何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中國威脅論”在事實面前早已不攻自破。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安然度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顯而易見,崩潰的不是中國經濟,而恰恰是“中國崩潰論”本身。這兩種謬論如出一轍,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此,我們一定要心中有數,保持戰略定力。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信守“和為貴”的文化傳統。近代以來,中國蒙受了外國侵略和內部戰亂的百年苦難,使中國人民深知和平之寶貴,最需要在和平的環境中進行國家建設。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這一性質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將堅定不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人民基于實現中國夢而選擇的和平發展道路,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周邊環境與國際環境,在安全、穩定條件下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是要本著崇高的以人為本的和平目的,造福中華民族,也造福人類社會;是要采取和平的方式并經過和平的途徑,達到自己的發展目標;是要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人類發展與進步。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將愈來愈大,世界也將愈來愈矚目中國。
上一篇:亞投行運行的四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