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 邃
習近平總書記在分析世界大勢時深刻指出:“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也已變得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對中國與世界關系深刻變化這一宏大主題進行的深邃而全面的戰略思考。當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正在并將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其態勢、特征、動因和影響備受關注,值得探究。
一
近代以來,中國長期處于國際體系的邊緣地帶,不僅在國際上毫無影響力、發言權,而且頻遭侵略、備受欺辱。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華民族開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中國在世界上贏得應有的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大幕,3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經濟總量躍升世界第二位。尤其是經受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嚴峻考驗之后,相對于資本主義國家制度弊端頻現,中國的社會制度和管理模式顯示了自身巨大的優越性。不僅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而且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區域組織中發揮獨特的引領作用,在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際機構中展示備受贊譽的首創精神。隨著我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日益取得輝煌的發展成就、中國和平發展的堅定信念不斷深入人心、與世界的互動交流更加頻繁和密切,中國開始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心,對世界的影響也愈來愈大。
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與世界關系的深度融合促使中國在處理全球和地區問題方面日益發揮積極作用。近年來,中國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承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責任,在全球性問題突出的領域主動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中國根據自身國情、發展戰略和國際責任擔當,確定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為低碳減排事業作出了積極努力,在國際上產生巨大示范效應。非洲埃博拉疫情發生后,中國迅速向西非地區派出醫療隊并建造治療中心,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援,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非洲國家的廣泛好評。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充分體現了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和對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堅定支持。在解決伊朗核問題和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國際努力中,中國也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提出,更是中國通過自身發展推動世界發展的典型案例。據估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人口約45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球的60%多和29%。“一帶一路”合作倡議適應沿線國家共同需求,喚起它們蓬勃的參與熱情,堪稱拓展國際合作的嶄新平臺。
上一篇:亞投行運行的四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