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CNNIC第37次報告10大看點:憂比喜多

2016-01-27 09:5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1-27 09:50:58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 方興東

  每半年一次的CNNIC報告1月22日發布。本次報告有一些值得關注的亮點,尤其是一些有著基礎性影響的亮點,這些亮點映射出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以及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昭示著未來的發展趨勢。

  但整體來說,此次報告波瀾不驚,驚喜不多,看點泛泛。真正深入進去,我們可以發現不少問題,甚至重大問題。所以今天我們要少談贊歌,談談憂慮。我個人認為本次報告最值得關注的10大看點,主要反映的還是深層次的問題。

CNNIC第37次報告10大看點:憂比喜多

  1、網民過半,需要正視數字鴻溝。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標志著上網人數歷史性地突破一半,無疑具有里程碑意義。但是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現在的中國人,正式分為兩大群體,一半是網民,一半是非網民。一條非常涇渭分明,而且還數量非常均衡的“數字鴻溝”橫亙在我們面前。無論是所謂的人口紅利,還是國家經濟發展動能,如果我們無法通過非常規的戰略性決策,將中國的另一半人民帶入網絡時代,那么,我們的發展就不可能突破瓶頸。正視中國的數字鴻溝,而忘掉我們現有的成績,是最高決策層最值得關注的問題。

  2、網民增長進入瓶頸期,甚至說是凍結期。2015年全年新增網民3951萬,增長率6%,高于2014年的增速5%(當年新增網民3117萬人)。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全球網民數量達到31.74億,比2014年年底的29.37億增長了8%多。其中,發達國家的增長率為4%,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為10%。中國的增長率已經大大低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接近網民飽和的發達國家水平,更是大大低于印度高達30%的增長率。中國網民的年度增長率已經連續兩年落后于全球的平均增長率。甚至2014年年底互聯網普及率高達86.75%的美國,在2014年一年中新增網民1775萬,增長率達到7%。真是老當益壯,居然比中國的增速還高。中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全球普及率3.9%,這個數字也不值得太多驕傲。雖然中國作為網民的絕對第一大國,雖然已經相當于前5個發達國家的網民總和,但是,我們的普及率也僅僅是全球平均水平略高,并沒有太大的驕人成就。中國網民普及率處于全球平均水平范圍,已經很多年了。

  3、移動互聯網浪潮未老先衰。2015年手機網民6.2億,占整體網民比例90.1%,新增手機網民6303萬,占新增網民的71.5%,說明手機已經成為絕對第一的上網終端,一是說明移動互聯網基本完成了全體網民的整體覆蓋,二是說明手機新網民相當部分還是PC老網民的轉化。這也與最近一年國內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增長停滯相吻合。說明接下來幾年,只要新增網民不出現新的爆發點,智能手機市場主要爭搶的還是更新市場。在這塊紅海市場,預示著未來的競爭必然更加慘烈。中國智能手機更大的突破只有兩條開口大道:一條是因地制宜,改變現有的產品、價格和服務的固有策略,下探更低端市場,引爆中國農村智能手機市場;一條就是走出去,唯有全球化更是海闊天空。

  4、中國數字鴻溝本質上還是城鄉之間的鴻溝。本次報告對于農村網民基本上簡單帶過,連慣常的城鄉網民普及率對比都沒再提及。但是,我們在2015年5月發布的《2014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還是可以有不少發現。截至2014年12月,中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年增長率為1%。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7.5%,較2013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2014年城鎮地區互聯網普及率超過農村地區34個百分點。城鎮網民普及率為62.8%,農村網民普及率為28.8%。因為本次CNNIC報告沒有發布具體的城鄉普及率,估算的大致數據是65%和31%左右,兩者差距依然保持在34%左右。位居前三的北京、上海和廣東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達到76.5%、73.1%、72.4%。隨后的福建(69.6%)、浙江(65.3%)、天津(63.0% )、遼寧(62.2%)等也達到60%以上。

  5、中國互聯網兩極很好對應了全球發展的兩極:根據ITU最新數據,2015年全球發達國家互聯網普及率82.2%,發展中國家普及率為35.3%,全球平均普及率43.4%。全球各區域看,非洲的互聯網普及率為20.7%,阿拉伯國家普及率為37.0%,亞太地區為36.9%,歐洲地區為77.6%,美洲地區為66.0%。所以,目前中國農村地區網民普及率還略低于全球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區域上只比非洲的普及率要高,而大致與亞太地位和阿拉伯國家整體水平相當。而中國城鎮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與歐美基本相當。富有戲劇性的是,在中國城鎮與農村的互聯網使用上,也形成了類似全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巨大鴻溝的兩極分化。

  6、農村互聯網發展遲緩,突破急需政策大招!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鄉村常住人口6.1866萬人,減少1095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45.23%。2015年年底網民中農村網民占比28.4%,規模1.95億,較2014年底增加 1694萬人,增幅為9.5%;城鎮網民占比71.6%,規模為4.93億,較2014年底增加 2257萬人,增幅為4.8%。農村網民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增加,規模增長速度是城鎮的2倍,反映出2015年農村互聯網進展略有成效,但是依然微不足道。而且,最近幾年,農村群體正在成為網絡犯罪的最大受害者,無論是電信詐騙、網絡非法集資和網絡傳銷等各種網絡犯罪,都將目標瞄準辨識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較差和維權能力弱的農村地區,成為魚肉的對象。國家政策上如果沒有非常規的大招,農村互聯網不但發展遲緩,而且對于農民的利益損害將進一步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7、未上網群體上網意愿之低觸目驚心。問題的嚴峻性還不是現狀,而是未來。數字鴻溝另一側與我們隔溝相望的另一半群體處于嚴重的冰凍期。2015年新增網民群體中,低齡(19 歲以下)、學生群體兩大最具有學習能力的群體占比分別為46.1%、46.4%,其他群體基本紋絲不動。對我而言,本次CNNIC報告最讓我觸動的還是未上網群體的意向調查結果。因為其他大多數數據都在意料之中,而未上網群體的有些數據卻出人意料,甚至觸目驚心。調查顯示,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主要是不懂電腦/網絡,比例為60.0%,其次為年齡太大/太小,占比為30.8%,沒有電腦等上網設備的比例為9.4%,較2014年底有所下降。更關鍵的是,非網民中只有11.8%的人表示未來肯定上網或可能上網,而有高達72.9%的人表示未來肯定不上網或可能不上網,上網意愿之低一方面說明我們當下的互聯網應用還沒有觸及中國另一半人口的需求痛點。上網意愿、網絡知識技能水平和區域信息化發展水平成為影響非網民上網的三座大山。

  8、農村互聯網破冰應該電視優先,僅靠智能手機是不夠的,亟待廣電政策突破。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最高,為81.9%,農村手機網民規模為1.46億,比2013年減少了321萬,下滑了2.1%。這個結果很令人詫異。很多人都會想當然認為,智能手機可能是中國農村互聯網的突破點。但是,事實上,當年深入農村就會發現,一方面智能手機的使用技能需要可能比電腦要低,但是,依然不低。智能手機最大的幾個特點,比如觸摸屏方式和應用商店模式。對于農村用戶無疑是極大的挑戰。另一方面,智能手機需要結合運營商的手機套餐,對于農村用戶來說,考慮到經濟性以及實用價值,也成為極大的門檻。而農村群體最常用的科技產品還是電視,最熟練的科技產品的操作技能還是基于電視遙控器。所以,農村互聯網要有突破,電視作為互聯網終端有著戰略性的位置。但是,只要廣電堅持一貫的封閉政策,不能讓足夠的市場力量進入,構建足夠的創新活力,電視機在農村依然只能眼睜睜在互聯網浪潮中繼續擔當旁觀者。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廣電政策不突破,不但直接影響中國農村互聯網市場的發展,今后更直接影響到整個中國互聯網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9、手機支付成為最亮爆發點,也成為互聯網巨頭兵家必爭之地。最近兩次春節刷屏的微信紅包,更是成為全民性熱潮。所以,本次報告顯示,手機網上支付增長最為迅速,成為所有互聯網應用中最大的贏家。截至2015年12月,手機網上支付用戶規模達到3.58億,增長率高達64.5%,網民使用手機網上支付的比例由2014年底的39.0%提升至57.7%。手機支付的高速發展也成為互聯網+深入人們社會生活和工作、深入各行各業的重要衡量指標。

  10、騰訊是互聯網企業的最大贏家,另一個維度說,騰訊也是互聯網發展最大的推手。所謂貢獻大,收獲也大,挺公平。中國網民使命率中即時通信以90.7%一馬當先,領先于搜索引擎的82.3%和網絡新聞的82.0%。而手機互聯網更是因為微信而優勢明顯。手機即時通信使用率89.9%,大大超過第二的手機網絡新聞的77.7%以及第三的手機搜索的77.1%。這幾年,微信應用幾乎一騎絕塵,用馬化騰自己的話說,目前中國手機用戶使用手機的時間大概有60%是在看微信。相信國內很多新增網民是為了使用微信而上網,而使用智能手機。所以,當下微信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第一驅動力。當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BAT三強之中,未來幾年只有騰訊一家的變現能力以及年收入的增長可以非常穩當和從容,繼續享受網民使用微信的紅利。而百度和阿里巴巴要保持過去30%以上年收入增長率將會越來越吃力。

  上述10點,很好地說明了當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成就,當然也深刻說明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正面臨嚴峻的“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憂比喜多的更重要原因在于,當下非常熱鬧而火爆的“互聯網+”熱潮,社會主要的聚焦點,國家政策的核心關注點,以及政策資源的投入點,并沒有真正匯聚在中國互聯網面臨的真正問題之上,而是漂浮在表面的浮躁和喧囂之中,并沒有真正落在主戰場上。這種偏離,就是我們將共同付出的代價,以及未來更嚴峻的挑戰。

  (本文分析的數據主要來自于ITU與CNNIC正式報告,ITU目前只有2015年綜合數據,還沒有2015年度國別數據,所以國別數據主要使用2014年數據。另外本文部分分析內容與《21世紀經濟報道》專欄文章有重合,特此說明)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