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自由與秩序制定互聯網治理規則
當今世界,每四個網民中,就有一個是中國網民,中國理應肩負起網絡大國的責任和擔當。近年來,中國基于自身的網絡主權,在國內加強了依法治網、依法管網,大力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在依法加強互聯網基礎性管理、整治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堅決打擊網絡暴恐和網絡犯罪、創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網環境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倡導和推動互聯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全球互聯網安全和發展,共同分享全球互聯網機遇和成果。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演講時,提出了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中國主張;2015年9月,在西雅圖會見中美互聯網論壇雙方主要代表時強調,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積極搭建互聯網治理中國平臺。2014年11月19日,中國在浙江烏鎮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5年12月16—18日,又舉辦了規模更大、規格更高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2015年9月10日,中國舉辦首屆“中國—阿拉伯博覽會網上絲綢之路論壇”,打造中阿人民網上絲綢之路;中國還舉辦了兩屆“中國—東盟網絡空間論壇”,打造中國—東盟信息港。2007年以來,先后與美、英、韓、俄、印度、巴西、南非舉辦一系列雙邊或多邊網絡會議。2013年始,中美兩國確定在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框架下設立網絡安全工作組。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互聯網行業組織合作。2003年和2005年,中國政府及民間互聯網組織全程參與了信息世界峰會(WSIS),參加了歷屆全球互聯網治理論壇(IGF),還高度重視與ICANN以及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APNIC)、互聯網協會(ISOC)、互聯網架構委員會(IAB)等國際互聯網行業組織的交往合作。中國還積極建立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機制,與東盟、上合組織簽訂了相關合作框架或協定;2014年,中國公安機關與6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多邊和雙邊執法合作機制,連續偵破20余起跨國網絡犯罪案件。在烏鎮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各國應該共同努力,防范和反對利用網絡空間進行的恐怖、淫穢、販毒、洗錢、賭博等犯罪活動。不論是商業竊密,還是對政府網絡發起黑客攻擊,都應該根據相關法律和國際公約予以堅決打擊。維護網絡安全不應有雙重標準,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
互聯網雖然是無形的,但運用互聯網的人們都是有形的,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也應該平衡自由與秩序。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互聯網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由大家商量著辦,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個主體作用,不搞單邊主義,不搞一方主導或由幾方湊在一起說了算。各國應該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搭建全球互聯網共享共治的平臺,共同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在烏鎮峰會上,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表示,中國曾對世界的脫困作出了68%的貢獻,以后要為消除數字貧困作出應有的貢獻,互聯網建設也是亞投行的題中之義。
讓互聯網這個家園更美麗、更干凈、更安全,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在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這個富有理想的愿景中,中國承擔并正履行著自己作為大國的責任擔當與歷史使命。
上一篇:向松祚:供給側改革的本質與政策建議
下一篇: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