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有三大趨勢性挑戰:
第一個趨勢性挑戰是增速趨勢性下滑。經濟增速下滑,首先不僅僅是中國經濟,整個全球范圍增速都在持續下滑,仍然在下滑中,還沒有看到明顯的上行趨勢。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短期內仍然有壓力。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3季度GDP增長速度為6.9%。我做了一個測算,刨除金融業附加值的貢獻,非金融業的增長速度1-3季度是6.2%,而2014年同期1-3季度非金融行業的增長速度是7.1%。一年下降了接近1%,這個下降速度是比較驚人的。
我估計,2016年上半年可能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如果能較平穩渡過,下半年可能出現一個U型微弱回升,因為2016年下半年有二胎政策拉動消費、房地產去庫存和固定資產基礎性投資項目恢復這三件事情。
通過消費系數各種測算,二胎政策大概能夠拉動GDP增長0.2%。但是這個恐怕要到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發力;房地產大概到2016年年中止跌,房地產投資開發速度開始往上走,實際上,2015年5月份開始,房地產銷量和價格已經開始上行;從固定資產基礎性投資項目看,目前大量投資項目積壓在各個部委,由于各種原因還沒有落實,到2016年上半年應該開始有所恢復。
這三件事,導致我國經濟在2016年下半年會有一定的回升,但該趨勢對長期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第二個趨勢性挑戰是短期的巨幅結構調整。
結構調整淺層次的現象包括,勞動工資增長速度超過名義GDP,藍領工人在很多行業的增長速度是兩位數,10%以上,明顯超過我們的名義GDP增長速度;具有4年工作經驗的,讀完職業高中的工人,他的工資超過大學畢業生的工資,尤其是建筑行業,輕而易舉;我們看到老百姓可支配收入,就是可以花的錢,不算退休養老錢,占GDP的比重從2007年開始已經上升,2007年是最低點,工資收入占GDP比重只有42%,全球都屬于最低的,現在這個數字往上漲了,已經50%以上了;跟這個密切相關的是,我們看到老百姓的消費已經起飛了,在第一線的我們的電商們,淘寶、京東、一號店感受最明顯,消費已經起飛,誰的消費?年輕人的消費。年輕人什么樣的消費?服裝的增長速度,旅游尤其國內的旅游增長,這是消費的重心在往下移,原因就是勞動收入在漲。
我們還看到中國經濟2007年以來,貿易順差除了今年之外,一直在縮小,換句話說,我們出口的速度沒有跟上進口速度,很正常,國內消費能力的提高,國內吸納國外產品能力的提高。
結構調整深層次的現象是什么?
就是中國勞動力價格在上升,老百姓對環境的要求在提高,老百姓對生命的尊重在提高。這些對經濟有影響,帶來了我們礦業發展、農業發展、重化工業發展必須轉型。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表示未來一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淘汰落后產能,淘汰過剩產能。
第三個趨勢性挑戰在金融領域。實體經濟正在進行一輪新的調整,大量產能過剩,很多行業虧損,一定會反映在金融行業。所以金融行業一定是蘊藏著風險。
具體說來,我認為銀行業的風險可控,銀行的問題是作為長期趨勢,它的利潤有可能會下降,有一個長期發展的挑戰,就是如何轉向更多元化的業務。
我認為主要風險在兩個地方:第一個是公司債,2015年發展非常快,而且發行過程中投資者尤其是6月份以后,饑不擇食,大量資金涌向公司債,很多利率已經發到跟國債差不多了。但是公司債的風險一定高于國債風險,這個風險沒有充分的評估進去。所以公司債是未來一個蘊藏風險的地方;第二個就是監管不到位的民間融資,民間集資。
我國經濟在面臨三大趨勢性挑戰的同時,對企業來說,我認為還面臨著三大機遇:
首先是抓住結構調整,必須選對朝陽行業,跳出夕陽行業。也就是說,接近消費的是一個增長點,而接近于需要技術、需要工程師的這些行業也有優勢。
其次要關注區域的再調整,中國經濟地理的再調整。哪些地區有競爭力?人口基數大的城市或者地區有競爭力,比如安徽,人口多;第二交通便利的有競爭力。合肥就是很好的例子,成為中國四大高鐵樞紐轉接站;第三個優勢,就是氣候,很重要。
第三個機遇要關注金融。隨著老百姓財富的增長,金融服務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下一輪的淘寶、京東,一定是一個金融平臺,一定是金融淘寶、金融京東。
(本文系作者2015年12月30日在上海浙江商會年會上的發言整理)
上一篇:時代是理論創新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