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學術委員會改革破冰容易航行難

2015-12-29 09:31 來源:中國教育報  我有話說
2015-12-29 09:31:46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西南科技大學新聞系教授 劉海明

  近日,山東理工大學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成立,33名教授受聘為新一屆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與以往不同的是,學校領導不再擔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校長和學術委員會脫鉤,山東理工大學并不是第一個。至少從2011年開始,就有不止一所高校的校長表示不擔任校學術委員會職務。山東理工大學的意義在于,他們的領導班子不再進校級學術委員會。校領導集體和學術委員會脫鉤,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或許意味著我國的大學治理開始進入了新階段。

  當然,對于這樣的改革,我們既要肯定其進步,與此同時也應保持謹慎的樂觀。畢竟,改革從來不是單一的“外科手術”,把一個“腫瘤”切除,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就拿大學來說,學術委員會之所以長期有校領導參與,大概是行政制度延伸的產物。大學校領導有行政級別,大學的內部管理,就只能套用行政級別來管理。這意味著,大學的學術委員會制度,實際上是行政部門送給大學的“禮物”。這個“禮物”看上去不錯,但要真正落實,顯然就不只是校長進不進學術委員會的事情了,而是這個委員會自身究竟能不能獨立,有沒有真正的決策權,它的決策能否得到有效貫徹。從這個意義上說,學術委員會制度落地不難,難的是沒有行政職務的教授能否真正參與大學治理,決策大學事務。

  我國的學術委員會制度,模仿的是西方大學的“學術評議會”制度。學術評議會制度是西方大學的基本治校模式。學術評議會的權限較大,因為該機構和校長一樣,直接受命于學校董事會。

  就我國的情況看,新中國成立后,直到1963年,才允許大學在校務委員會下設立學術委員會。1999年施行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確規定“設立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2014年1月,教育部正式發布《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明確要求將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與學術有關的職權。

  我國現在推行的“學術委員會”制度,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以行政方式命令高校執行。這意味著,學術委員會不是來自大學管理理念的覺醒,而是外力助推產生的。即便有些學校的校領導主動讓賢,讓一線教授當學術委員會委員,但它最終還是在行政領導之下開展工作。這樣的“獨立”機構,其獨立性有多大,需要由實踐來檢驗,最終才能得出可靠的結論。

  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學術委員會改革拉開了序幕,既然已經不止一家大學的校領導和學術委員會脫鉤。那么,就看首批“平民教授”們能不能用他們的智慧來保持學術委員會的獨立性,看他們有沒有獨立精神拒絕外部力量對學術委員會的行政干涉了。如果能做到有勇有謀,相信我國高校的學術委員會能給中國大學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