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洪林
我國處在由大向強關鍵階段,隨著經濟總量、綜合實力不斷上升,各種風險挑戰也在增多。如何在國家總體戰略中兼顧發展和安全,事關國家戰略全局,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民族復興。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軍民融合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對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作出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近些年,軍地各級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策部署,堅持走中國特色軍民融合發展之路,在國防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上積極探索實踐,軍民融合呈現整體推進、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促進了國家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同步增長。同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軍民融合還存在思想觀念跟不上,頂層統籌統管體制缺乏,政策法規和運行機制滯后,工作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各級應充分認清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必由之路,強化大局意識,按照職責和分工抓好軍民融合發展工作,在新起點上開創軍民融合發展新局面。
一、站在時代和全局高度,增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責任感
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軍民結合的戰略思想。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國防工業“十六字”方針,即: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海灣戰爭后,江澤民同志指出,要堅持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并反映時代特征的國防現代化建設道路。胡錦濤同志強調,積極探索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發展路子,全面推進經濟、科技、教育、人才等各個領域的軍民融合。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指出,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要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我們黨的領袖關于軍民融合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反映了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為開展軍民融合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當今時代,新的產業變革、科技革命、軍事革命不可阻擋,國防與經濟社會結合面越來越寬,軍地人才、技術、資源兼容性越來越強,軍隊建設和作戰對經濟、科技、社會的依賴性空前增大。世界各國都根據各自安全環境和國情軍情,采取“以民掩軍”“以軍帶民”“軍民融合”等不同模式,推動軍民一體化建設。我們應緊跟時代步伐,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科學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使兩者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要拓展軍民融合的廣度深度,使之由國防工業與民用工業結合、國防動員、軍隊社會化保障等向政治、經濟、科技、社會各領域全方位覆蓋,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發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融合格局,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雙向拉動、同步增長、互為支撐。
二、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國防和軍隊建設,過去的五年是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成就顯著的五年,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面加強,軍事斗爭準備不斷深化拓展,強軍興軍邁出新步伐。全軍和武警部隊出色完成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反恐維穩、維護權益等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贏得廣泛贊譽。同時,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水平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支撐國家安全發展的能力亟待增強。應按照《建議》描繪的藍圖,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軍民結合、寓軍于民、深度融合方向,使國防和軍隊建設深深植根于經濟社會發展之中,提高遏制戰爭、應對危機、打贏戰爭的能力。一是加強軍隊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軍隊古田政工會精神,革弊鼎新、固本開新,恢復弘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大力培育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確保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確保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二是加強各方向各領域軍事斗爭準備。貫徹國家安全戰略、軍事戰略要求,堅持積極防御、主動塑造,準確把握各方向各領域軍事斗爭任務,充分考慮各方向的關聯性耦合性,整體設計、同步推進主要方向和其他方向軍事斗爭準備。優化戰場布局,構建攻防兼備的戰場體系;發展先進武器裝備,加強現代后勤建設,構建平戰一體、集約高效的綜合保障體系;抓好新型安全領域建設,發展新型作戰力量和手段;加強實戰化訓練演練,提高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三是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總體部署,站在時代前沿、軍事前沿,堅持用新理念新思維進行設計,著力推進領導管理體制和聯合作戰指揮體制改革,優化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深化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到2020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重塑軍隊組織形態、管理形態,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四是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要求,圍繞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加快建立健全軍事法規制度體系、軍事法治實施體系、軍事法治監督體系和軍事法治保障體系,以各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強化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堅持依法治軍與從嚴治軍相統一,推動治軍方式從單純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轉變,從單純靠習慣和經驗開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規制度開展工作的根本性轉變,從突擊式、運動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條令條例辦事的根本性轉變,全面提升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