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商會建設的時代新任務
首先,中國特色商會承擔了服務國家總戰略布局的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當前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這意味著商會發展必須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進行戰略思考和總體謀劃,商會如何發揮自身的制度優勢、人才優勢、網絡優勢、渠道優勢和功能優勢,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其他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揚勞動創造精神和創業精神,是新時期中國特色商會建設的首要任務。
其次,中國特色商會建設承擔了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任務。商會是一個以自然人和商業組織為其會員,以維護會員利益和促進工商業繁榮為宗旨的法人,具有非營利性、自治性、經濟性特點。在“依法治國”的社會運行方式下,中國特色商會的發展不僅要滿足政治合法性和社會合法性,更需要有明確的法律定位,在法律授權的框架下行使職能。
除此之外,資金亦是商會生存的保障,為保持商會建設活力,商會應該拓寬財路,采用多渠道的以商養會模式。這方面各商會應從實際出發,依法依規進行大膽探索。
再次,中國特色商會建設承擔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新任務。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以及與國際進一步接軌,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限制的進一步放開,各級商會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不少地方政府將部分事務性、輔助性職能轉移、授權或委托給商會,既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也使商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作用進一步提升。而商會地位的提升反過來又要求商會自身自內而外的國際化。
最后,中國特色商會建設承擔了經濟領域自律、自強的新任務。商會組織的數目正以噴薄之勢增長,而與之相對的卻是很多商會有名無實,一些商會舉行了隆重的成立慶典之后,便漸無聲息,而大多數商會除了每年一次團拜會,再無其他會務和服務功能。因此,保證商會建設活力,成為了商會發展的新課題。商會的性質決定了商會獨特的組織形式和職能發揮,要使得商會獲得持久的活力,主要是兩點,一是對內要自律;二是對外要服務。對內要自律,這是商會的核心職能,也是商會要行使的主要權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內部治理體制。一是要完善領導體制,比如有的商會采用“輪值會長制度”,讓每位會長都能發揮所長;二是要完善秘書處的用人機制,秘書處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商會的服務質量;三是要坐實監事會的職責,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在此基礎上,商會有權自己依法處理有關內部會務,政府一般不能干預和介入。自律職能是商會的第一職能,這個職能做不好,商會也就失去作用,更談不上民間性。
對外要服務,除了要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外,還包括為會員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金融支持服務,整合會員企業的人員、資金、技術,建立公共服務平臺,為會員及其家屬提供生活便利,包括教育、醫療等。服務還包括商會的代表職能和中介職能。所謂代表職能,商會要始終站在會員企業的立場,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積極與政府溝通,努力參與政府行業發展的決策,反映會員企業的利益、要求和問題。中介職能主要是起上情下傳、下情上達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上一篇:隆禮重法的歷史經驗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