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諾貝爾頒獎典禮在瑞典舉行。2015年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日前在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演講再次助推青蒿素和中醫藥成為世界焦點。近期有關“青蒿素抗癌”的話題引發部分爭議,光明網記者就此采訪了瘧疾防治藥物研究項目成員,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青蒿研究中心主任李國橋。以下為采訪實錄。
?
青蒿素研究不斷深入,抗癌成果可期
?
青蒿素是中醫藥的精華之一,來源于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最早的醫學綜合書本《黃帝內經》有著幾千年來豐富的實踐經驗。比如,在我們還沒有發掘出來之前,青蒿素應該是高效低毒的藥物。然而在研制以前,也有人否認這種看法,認為如果是一種抗效藥的話,必定是高效又高毒的,抗效藥的有效必須有氮原子。結果我們研制出的青蒿素既沒有氮原子又是很低毒,這樣就把過去的觀點給突破了。
在古代,青蒿素是單藥,目前還有很多的復方。我們的復方還可以通過臨床進行精省到幾味藥,抗病毒的效果就會更加的好。比如說抗心血管的藥,復方如何精省和提高療效,這是一種思路。如果到了一定程度,好像青蒿一樣,就是用單藥來提取它的有效成分,也是一種模式。沿著青蒿素的模式,我們正在研制新一代復方青蒿素,既用單藥提取的路子,又用復方不斷提高組成新的療效。
中醫藥蘊藏不少的精華,還有待發掘。不僅是發現青蒿素,將來還有可能發現抗癌癥、抗病毒的青蒿素來。
?
青蒿素已經為抗瘧疾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如果要研制出一種治瘧疾的新藥,那需要很多單位的合作。過去有幾十個單位,500多個科研人員共同研制開發,經過很多工序,各個學科互相配合,經過臨床檢驗合格后,才算完成了藥物的研制。
這次獲獎是遲來的諾貝爾獎,中國的青蒿素已經挽救了全球千百萬瘧疾患者的生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于中醫藥來說,發明青蒿素獲得諾獎,既來源于中醫藥與現代醫學的結合,也來自“五二三”項目。
?
堅定走中醫與現代醫藥相結合之路
?
說中醫是偽科學只是少數人的偏見,我們管不了那些。政府對中醫事業的支持還是很大的。目前我們有好的條件進行中西結合的研究、臨床的實踐,各地方都有中醫學院、中醫院,關鍵是如何做的問題。要多做實事,拿出成果來證明。例如,我們一直在做抗腫瘤、抗病毒藥的研制,從實驗室到臨床的檢驗都有所突破。
我不同意青蒿素是以西醫技術標準從中草藥中提煉而成的說法。準確講,這是通過包括中醫在內的現代醫藥技術提煉而成的。青蒿素是中醫藥的精華之一。在中國醫藥管理上沒有“西藥和中藥”之分,只有“化學藥和中藥”。中醫必須與現代醫藥結合,青蒿素就是這樣一種模式。
?
(光明網記者 王錦寶)
欄目簡介
《“五老”評熱點》是光明網最新推出的一檔有聲互動節目,聚焦當前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核心體系建設中的熱門話題,邀請“五老”(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授、老模范),以“有聲評論”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深入解讀。
往期回顧
聯系我們
如果您也是“五老”中的一員,愿意與網友分享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歡迎將您的個人簡介及聯系方式發送至wulao@gmw.cn,我們將及時回復您的來信。
欄目策劃:光明網理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