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新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其本質上而言,絕不僅僅是一個一般性的社會文化和社會道德價值觀的問題,而是一個涵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體系和道德倫理規范體系,更是人們的行為指南和價值規范。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觀念意識形態,必須使其大眾化,在人民群眾中落地生根,才能凝結共識、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
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嚴格要求,深刻理解其內涵實質,是我們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在經濟多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讓廣大群眾對核心價值觀普遍認同和理解,是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目前看,我國正處在全面推進“四個全面”的關鍵時期,這是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階段,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迫切需要我們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從推進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實現社會穩定有序和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走中國道路的迫切需要。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家園。今天的我們,更需要用核心價值觀凝結共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共識、集聚力量。
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內化。這種內化,一方面需要我們大力普及核心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還需要強化嚴格執法、傳播文明和諧理念。嚴格執法要認真履行法律規定的行政復議、訴訟程序,維護相對人的申訴權和申請救助權利,保證在有力懲治違法行為的同時,保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把促進社會文明和諧的核心價值追求貫穿于執法工作全過程,體現在處理和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用法律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使符合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得到鼓勵,違背核心價值觀的行為受到制約。司法是解決社會糾紛的天平,在人們心目中有著至高的地位,被視為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清明,就能為公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表率,為全面社會改革、建設法治中國凝聚最廣泛的民心民意。司法公正就是要破除體制固化的藩籬,創新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確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公正的行使權力,消解同級黨政機關對其的干擾,不斷提高司法的權威和公信力。司法公正不僅可以提高政法隊伍整體素質,提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促進自由、平等的價值理念深入每一個人心中,從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固化于行。
激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外化。固化全民學法,激發愛國敬業思想。人們對于法律的遵守不應是被動、消極的應付,應當是主動的養成一種行為習慣,是出于內心深處一種對自由、尊嚴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基于對法律的價值意蘊和價值旨歸認同的自然流露?,F實中很多人出于對法律的無知,觸犯了黨紀國法,究其根本是對于法律缺乏敬畏之心。全面實施依法治國戰略,首要目標是將公民學法的意識自覺轉化為守法的信仰,法律工作者要從受眾的道德觀、價值觀和真善美的標準去詮釋法律對于人們的人文關懷和道德準繩,少用說教式的方法進行灌輸,應當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挖掘公民為什么要守法的深層內涵。充分發揮法律規范、引導等強制性保障功能,從而打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