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合作升級中非經貿關系
在本次峰會期間舉辦的中國裝備制造業展上,中國優質裝備將首次集體亮相非洲。這場非同尋常的經貿活動指向了中非經貿合作未來發展的方向——從一般貿易向產能合作升級。
產能合作是以互利共贏為核心的新型中非伙伴關系的最好詮釋。周欲曉將中非產能合作形象比喻為你有情我有意的“自由戀愛”,中非互有優勢、互有需要、互為機遇,產業聯姻是必然和明智的選擇。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正在向海外轉移富裕優質產能;而大多數非洲國家正處在工業化起步階段,非盟在今年通過的《2063年議程》及其第一個十年規劃中,就將加速非洲工業化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列為首要目標。
馬達加斯加駐華大使維克托·希科尼納表示,非洲國家需要吸引技術轉讓、提升人力資源培訓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在此背景下開展中非產業合作有助于“幫助非洲完善工業體系”。
我國在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國技術標準”修建的電氣化鐵路——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鐵路預計明年正式通車。為應對埃塞俄比亞今年遭遇的旱災,目前這條鐵路已經開始在運輸救災物資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由中國民營企業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興建的“東方工業園”是該國首個工業園,從事水泥生產、汽車組裝、鋼材軋制等行業的企業匯聚于此,帶動當地制造業蓬勃發展。賀文萍介紹說,如同埃塞俄比亞一樣,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具有突出比較優勢的國家也正在成為與中國產業對接的先行先試典范。
“產能合作更能有效幫助非洲產生內生發展動力,更有利于加快非洲能力建設的速度,更能體現中方真實親誠的對非合作理念,是授人以漁、提質增效的最佳辦法。”周欲曉表示。
上一篇:中國應對TPP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