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紅亮 | 2015-11-23 | 王營 |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來看,人自身發展的最高理想是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在價值理想的層面上,“文明”價值觀的內涵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怎么更加文明地落實、實踐“文明”的價值觀?我認為有三個向度:
第一個向度,在促進中國的和平發展和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基礎上展示“文明”價值觀的世界意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召喚下,有著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已經并且正在煥發新的活力和朝氣,實踐“文明”價值觀,不僅要著眼于讓傳統文明的智慧之樹生長新芽,而且要著眼于世界文明共同體意識的培育,在相互尊重、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過程中,推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伙伴關系,進一步彰顯“文明”價值觀在世界舞臺上的意義。
第二個向度,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相協調的基礎上繼續探索文明發展道路。從“文明”價值觀的角度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應該協作共進。這里所說的生產發展不能簡單用統計數字來衡量,還應該包括有質量的發展和可持續性的發展;生活富裕不能簡單理解為物質生活的富裕,還應該包括精神生活的富裕和對多種生活方式進行自由選擇的“富裕度”;生態良好不能簡單說成是自然生態環境的綠色宜居,還應該包括社會交往環境的友善誠信和制度政策環境的公平正義。
第三個向度,在政府、企業與公民行為相協作的基礎上化“文明”價值觀為“文明”行為方式。在生活實踐中,踐行“文明”價值觀有很多途徑,最關鍵的還是要通過政府、企業、公民等各種不同的行為主體的日常行為。“文明”價值觀要求一個好的政府在制定政策規章、頒布行政法令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其科學性;要求一個好的企業必須有社會責任感,從社會道義的高度來規范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一系列企業行為。公民的日常言行舉止是對“文明”價值觀的落實。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這句話的寓意在于:通過政府、企業、公民等不同行為主體的共同努力,把“文明”價值觀化為“文明”的行為方式,化為公民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