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五大發展新理念,把“綠色發展”作為發展新理念的核心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講了九個重點問題,其中三個是有關綠色發展的。這說明綠色發展方面的改革力度最大,新辦法最多。綠色發展理念的推進、綠色發展路徑的明確、綠色發展措施緊鑼密鼓地出臺,標志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能力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共同的、先進的發展理念,也是我們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必由之路。準確理解綠色發展理念,必須具備“整體”的視野,把握住幾個“整體”。
一是將綠色發展放在“五位一體”發展新理念的整體中去理解。《建議》提出了發展新理念的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是一個整體,是相互滲透、相互貫穿的。綠色發展是創新發展的重要目標,是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是開放發展的重要領域,是共享發展的重要內容,把綠色發展貫徹在其他發展理念和實踐的各個環節中,其他發展理念才能落地生根。同樣,要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協調意識、開放意識和共享意識。必須以創新為動力,不斷推進綠色技術,完善綠色體制;必須以協調為基本原則,不斷推進人與自然之間、發展的速度與環境承載力之間、開發與保護之間等各方面的協調發展;必須以開放為基本手段,不斷提高綠色產業、環境治理等各方面的開放度;必須以共享為根本歸宿,維護、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利益。
二是將綠色發展放在“地方—中國—世界”的整體中去理解。我們倡導的綠色發展不僅要實現地方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還要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環境問題不僅是一國的內部問題,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既要立足本土,又要放眼全球,要把地方、國家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整體來考量。那些只顧局部生態利益、無視整體生態利益,只顧地方生態安全、無視全球生態安全,都是治標不治本之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發展。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天藍、地綠、水凈,但備受詬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國家都是依靠強盜式掠奪和污染轉嫁才實現了生態相對良好。這不僅明顯有違環境正義原則,同時也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當今的人類已經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既要著力把本國的事情辦好,努力改善本土的環境狀況,提升本地區、本國人們的環境幸福指數,也要致力于維護世界生態安全。
三是將綠色發展放在“政府—企業—公民”的責任共同體的整體中去理解。政府、企業和公民,在綠色發展中處于不同的地位,承擔不同的責任,他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責任共同體。堅持綠色發展,既要明確他們各自的責任分工,又要建立協調工作的機制。政府是綠色發展的第一責任主體,必須制定好政策、法律和行動計劃,加強監管,協調各方行動。在綠色發展中企業具有特殊責任,因為企業本身就是治理的主要對象,因此要強化自律意識,建立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產業體系,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公民雖然作為個體,力量有限,但歸根結底,政府、企業也是由作為公民的人來構成和運轉的。堅持綠色發展,歸根結底要依賴于每一個公民的“堅持”。總之,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做到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進中國綠色發展。(執筆:李志江)
上一篇:樹立“包容性增長”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