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易 綱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納入堅持改革開放發展,著力實現合作共贏的戰略之中,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的深刻認識和高瞻遠矚。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化,全球經濟格局正發生著深刻變革,各國經濟之間的互聯互動十分密切,需要全球合作解決的全球性挑戰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全球經濟治理格局亟待進行相應變革,健全和完善全球經濟金融規則,增加新興市場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從而在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通過建設性的意見參與和引導全球經濟治理進程,使之更加平等公正、更加有利于促進全球經濟的長久繁榮,有利于增強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并為我國自身的發展創造和諧有利的國際環境。
一、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當前的國際體系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維護和完善現有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繼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符合我國的國家利益。與此同時,現有全球治理體制中還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全球經濟治理格局的調整也滯后于二戰以來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我們要在維護現有體系總體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穩妥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制改革完善,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我們需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堅定維護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全面參與全球國際經濟金融規則及標準的調整和制定,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二十國集團是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宏觀政策協調、推動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國際平臺,我們應繼續推動二十國集團在穩定世界經濟、構建全球金融安全網、改善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辦好2016年二十國集團峰會,在主題設計、成果規劃等方面留下中國印記,利用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的寶貴時機,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國際組織是推動經濟治理改革的重要協助者,我們應加強同經濟金融領域主要國際組織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引導其發揮積極作用。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應堅持正確的義利觀,主動提供必要的國際公共產品,履行國際義務。嚴肅對待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切實落實減排承諾,為全人類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深的今天,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益融入全球經濟脈絡,對周邊國家及全球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同時也受到其他國家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因此,做好國際宏觀政策協調,利用多邊和雙邊平臺進行建設性對話,有利于為我經濟增長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也有助于促進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為此,我們需要全方位、多層次、務實靈活地開展金融對外交流與合作。作為國際經濟的重要參與者,積極利用二十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清算銀行、金融穩定理事會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等多邊平臺,全面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政策協調,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在區域層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區域金融合作,提高區域影響力,推進相互理解和交流,促進本地區合作共贏。在雙邊層面,務實開展重大機制性對話,通過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等一系列雙邊對話機制,加強雙邊經濟金融合作,進一步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等領域的互信與合作,堅持以對話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三、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空間的不斷拓展,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原本屬于全球公域的領域被賦予了國際關系中的“新邊疆”概念。各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與合作日益明顯,參與國家不斷增多,對有關國際制度和國際規則建設的需求不斷增強。目前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中國科學工作者積極開展深海、極地和空天領域考察,同各國科學工作者攜手合作,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國際社會和平利用深海、極地和空天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現階段,能夠參與并主導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活動的仍然是有一定實力的強國,發達國家日益重視通過制度和規則的創設來保持其對新領域的主導。同時,這些也是現行全球治理體制和能力相對薄弱的領域。為了實現我國建設網絡強國的目標,增強我國在深海、極地和空天安全進出、科學考察、開發利用的能力,維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活動、資產和其他利益的安全,需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國際交流合作,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積極提出中國方案,爭取更多的制度化利益安排。
上一篇:堅持科學發展
下一篇:促進創新首要的是優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