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七】
作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李永成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次峰會在土耳其的地中海名城安塔利亞開幕,東道主為峰會設定的主題是“共同行動以實現包容和穩健增長”,包容、落實、投資被確定為實現增長目標的三大支柱,寄望于有力的集體行動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中國領導人如何在G20平臺上展示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影響力和領導力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重要關注點。自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已參加三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闡述了具有中國風格的全球經濟治理思想,簡練深刻,備受矚目。
習近平全球經濟治理思想的核心理念
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分量很重。根據官方匯率,中國2014年的經濟總量為10.38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購買力平價的測算,中國2014年的經濟規模達到17.63萬億美元,超過歐盟的17.62萬億美元和美國的17.61萬億美元,高踞世界第一。即使在進入“新常態”以后,中國經濟2015年前三季度的增速也達到6.9%,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未來幾年,中國經濟6.5%以上的年化增長率也是主要經濟體中的最快速度之一。據《人民日報》報道,歐洲銀行聯合會執行委員會主席維姆?梅吉斯曾評價說:“對于保持促進經濟增長與穩定國際金融秩序,中國在G20中的角色至關重要。”不僅中國的經濟總量和增長動力至關重要,中國領導人每一次在G20峰會上提出的主張也都引人注目,因為G20是世界經濟發展領域的重要全球治理機制,正處于發展完善的制度化建設過程中,中國經濟建設所積累的成功經驗,可以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思路,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良性變革。
習近平全球經濟治理思想主要蘊含在他的兩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發言中。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第八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發表《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言,主張二十國集團要“堅定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提出了以“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為三大核心理念的全球經濟治理思想。2014年11月,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的第九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習主席做了《推動創新發展,實現聯動增長》的講話,進一步豐富了這三大理念及其政策指導意義,思想更加成熟。
“發展創新”,是以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實現世界經濟的持續健康增長。正如習主席所言,“單純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對經濟大規模直接干預的增長,只治標、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則更難以持久”。以創新推動發展,才能標本兼治,根本在于推行積極的結構改革戰略,激發市場活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競爭力。
“增長聯動”,是通過各國共同增長實現世界經濟的整體發展進步。盡管世界經濟不是各個經濟體的簡單相加,但關注世界經濟增長必須落實到對具體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視。習主席大力倡導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便是服務于實現增長聯動的重要理念,其基本要義有三:一是各國在尋求自身發展時兼顧別國發展,二是各國相互幫助解決各自面臨的突出問題,三是讓每個國家發展都能積極地促進其他國家增長,形成正面的外溢效應。
“利益融合”旨在實現世界經濟增長的平衡,努力推動各國共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普遍紅利。三十年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論斷時,將紛繁復雜的世界事務歸納為東西南北兩對關系,特別強調“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主張積極解決南北發展失衡的問題,但至今依然未有突破性進展。習主席強調“利益融合”,也是致力于解決南北發展失衡問題的重要主張。他說,“各國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共同優化全球經濟資源配置,完善全球產業布局,建設利益共享的全球價值鏈,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場”,這實際上為如何實現互利共贏的發展提供了可行的中國思路。
習近平全球經濟治理思想為二十國集團注入中國動力
二十國集團是全球主要經濟體暢談國際經濟合作的核心多邊機制,在維護世界經濟穩定、促進經濟增長的全球治理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習主席高度重視的問題是,如何讓二十國集團“走得更穩、更好、更遠”,進而使各國人民“對世界經濟更有信心、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他的全球經濟治理思想便是對這個問題的理論回答,有重要的政策指導意義,為二十國集團注入進一步發展的政治智慧和動力,具體化為三大工作主張:
第一,二十國集團要努力推動各國“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創新市場主導型的發展方式,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將互聯互通作為開辟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合作方向。習近平主席表態指出,中國不僅“支持二十國集團成立全球基礎設施中心,支持世界銀行成立全球基礎設施基金”,還將通過建設“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途徑,為全球基礎設施投資作出貢獻,這充分展現了“中國魄力”。
第二,二十國集團要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全球自由貿易旗手的形象,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反對任何可能導致國際市場分割和貿易體系分化的自由貿易協定,推動構建開放、包容、透明、非歧視的全球性、區域性貿易規則體系。
第三,二十國集團要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努力建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經濟治理體系安排,敦促有關國家及時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和治理改革方案,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只有不斷努力做好上述三點,二十國集團才能不負眾望,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全球增長的催化器、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
習近平全球經濟治理思想提供了中國思路,分享了中國經驗,貢獻了中國智慧,展示了中國的國際領導力。中國向二十國集團提交的增長戰略包括了134項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中國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的平衡增長,每年增量相當于貢獻了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規模,這本身就證明了中國思路是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政治智慧。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一】接棒在即,中國社會不妨多了解G20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二】巴黎恐襲與中國在G20的“為”與“不為”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三】包容、落實、投資:中土共謀發展迎良機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四】應對巴黎恐襲挑戰,G20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五】G20峰會:對接“十三五”,中國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六】G20協調邁向新型大國合作,中國貢獻值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