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動協調發展與創新發展有機統一,立足確立新型現代文明形態
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存在著一對矛盾,即整體協調發展與創新突破發展的關系處理問題。創新突破發展需要打破平衡,而且整體協調發展需要平衡各方,這就意味著中國發展必須以創造性思維來解決好這一對矛盾。同時,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與負責任大國,中國不僅要解決好上述矛盾,還必須處理推動現代文明發展與揚棄現代性缺陷之間矛盾,從而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同時,確立一種面向未來的新型現代文明形態。這里先來看五中全會是如何解決第一對矛盾。
進入現代文明形態整體發展階段,不僅需要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生態之間的整體結構協調問題,而且還要推動結構各部分的內部系統的協調發展問題。因此,全會就是從這兩方面來提出規劃建議的。公報指出,“全會提出,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同時對各部分內部系統的協調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規劃建議。另外,全會還指出,在推進發展時,還要處理好整體發展與重點推進關系,“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全會指出,必須“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就意味著,全會是將創新作為一種維度貫穿在各個領域,從而使創新突破發展與整體協調發展有機統一起來。
由此可知,全會是將唯物辯證法貫穿在處理現代文明構建之中,做到整體發展與重點突破,創新發展與協調發展有機統一,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文明形態,具有了內在自我發展動力與自我平衡演進的機制。
三、打造人與自然、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新格局,立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主義認為,現代文明發展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兩方面變化:一是人類改造自然能力大大增強,二是全球化聯系越來越緊密。這就意味著,現代文明發展必須處理兩對關系:一是人與自然關系,二是民族國家發展與世界發展關系。對于作為社會主義大國的中國來說,同樣也必須處理好上述兩個關系,從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做出應有貢獻。處理上述關系,對于中國來說,一方面屬于從更大范圍來構建整體性的內涵,另一方面中國進入到整體發展階段,處理上述兩方面內容的任務才更為急迫地被提出來。因此,全會提出了綠色發展與開放發展的命題。
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上,全會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發展關系上,全會提出,要“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綠色發展與開放發展,分別是圍繞人與自然關系以及中國與世界關系來推動發展的。誠然,這兩方面都與中國自身發展有關,但是同時也關系到整個人類發展問題。因此,綠色發展與開放發展,是著眼于推動中國自身建設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機統一的高度來把握下一個中國的發展,這對中國進一步發展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