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方略:打造中國新的經濟增長帶
“十三五”時期,振興東北經濟、打造中國新的經濟增長帶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升級東北工業結構,提升裝備制造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關鍵節點上精準發力,打造產業經濟帶和增長極。
貫徹落實各項中央政策,千方百計穩增長。東北三省要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并結合“十三五”規劃,提前開工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破解發展瓶頸制約。中央政府要在高端制造業投資布局等方面,給予東北地區更多的項目支持,在財稅、信貸、土地等方面給予東北地區更多的政策傾斜。要以推動裝備制造業為重點,抓住高鐵、核電、特高壓等重大項目建設為契機,推動東北裝備走向世界。值得重點指出的是,需要大力推進東北地區的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這既是解決東北鐵路入關“卡脖子”問題,也是以投資穩定東北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東北地區應當進一步做好行政審批改革工作,積極破除政府“對審批很迷戀、對監管很迷?!钡谋锥耍哟髮ν度谫Y項目的審批體制改革工作。鼓勵東北三省開展投資領域簡政放權改革試點,對屬于省一級審批的投資項目,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前置審批事項。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要在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等領域,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機制等模式。
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緊緊圍繞推進結構調整,聚焦“加減乘除”,推進東北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在穩增長與調結構平衡中實現升級發展,挖掘傳統產業升級潛力、釋放新興產業發展活力,平衡工業與服務業發展。加強科技研發投入,將裝備制造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對東北地區具有發展條件和比較優勢的領域,國家應當優先布局安排。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更多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驅動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調整結構的“乘數效應”。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從整體上看,東北地區的市場化程度還有待提高,資本流動不活躍,上市公司較少。發展好實體經濟是未來幾年國內經濟發展的重頭戲,這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發展是一致的。充分利用各類資本市場,大力推進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結合東北地區國有資本總量和分布情況,組建區域性或跨區域性國有資本公司和運營公司,加快經營不善國有企業的重組和退出,推動國有企業不斷提高效益和效率。同時,要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力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
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我國對外開放已經從招商引資為主,轉向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從被動適應轉向主動參與和影響國際競爭。東北地區要準確把握這一新特點,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一方面,積極引進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服務業態新的企業和項目,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另一方面,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貫徹“一帶一路”愿景與行動。加強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戰略銜接,啟動中俄遠東開發合作機制,務實推進對韓、蒙、日、朝合作,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
上一篇:要認真研究當今中國的政黨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