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關于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同市場經濟的有序運行之間的關系,還可以作進一步的分析。
全國人民期待的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是建立一個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廉潔政府、有作為的政府。在政府朝這些目標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依法執政、依法行使權力,還要盡可能有作為,包括堅持創新管理,堅持發展國民經濟,堅持改善民生,堅持調動和發揮公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堅持提高企業的活力,引導企業開拓新局面。
從最近這兩三年中央有關簡政放權的改革的進展以及在這個領域內所取得的成績可以清楚地看到,公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了,創意創新創業的熱浪正在興起,企業開拓市場、提質增效的努力預示著企業將會有更大的活力,迎接新時期的來臨。公眾和企業界正在為即將開始的“十三五”規劃而奮斗,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竭盡全力。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來臨的可喜征兆。
實踐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的潛力巨大。只要加快體制改革,深化體制改革,中國經濟增長和創新的潛力就會迸發出來。不妨回想一下,三十多年前,當中央推廣農村家庭承包制之后,短短幾年之內中國農民積極性的發揮就創造了奇跡,這就是實行多年的城市居民憑糧票和油票過日子的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糧票和油票都取消了。又比如說,二十三年前,當鄧小平同志南方講話公開發表后,全國上下顯示出多大的熱情啊,多少農民簡裝走出農村,奔向沿海,奔向城市,去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天地;還有多少知識分子辭去公職,奔向經濟特區,創辦新企業,開拓新市場。上述情況就像一塊大石頭被投入了寂靜的湖泊中,激起了陣陣波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再也阻擋不住了,新形勢激發了每一個有志者創業的信心。
再看看當前的中國社會,同樣是在深化改革的大潮中顯示出中國經濟的新氣象。最近這兩三年內,我到過浙江嘉興市考察,親眼看到農村土地確權以后農民積極性的高漲。他們的權益有保障了,他們經營家庭農場或農業合作社的勁頭誰都抑制不了,他們在創造新農村、新城鎮、新社區。我也到過北京中關村的創新創業平臺,看到多少年輕的大學生、研究生、企業投資人和科研工作者在討論創新創業的方案。我還到過重慶,看到小微企業的注冊者那么高興,那么活躍,因為開業比過去簡便多了,政策優惠也一一落實。他們今年開始籌建小微企業,如果經營得當,能抓住機遇,說不定幾年以后就會成長為一個中型企業。只要有希望,他們的潛力肯定會發揮出來。
企業的發展壯大同企業能抓住機遇、迸發潛力和活力是聯結為一起的。而企業能否抓住機遇,以及企業的潛力和活力能否迸發出來,歸根到底是一個體制問題。扼要地說,主要是三個體制的作用最為突出:這就是本文一開始就已論述的,一是企業的微觀經濟基礎是否規范化,包括產權的明確和清晰,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以及企業自身的凝聚力。要知道,有發展潛力和充沛活力的企業,才是名副其實的市場主體。市場主體自身的改革和潛力、活力的迸發,既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也是企業成長壯大的支撐。二是政府的宏觀經濟調控是否規范化,是否建立在科學決策之上,以及是否符合國民經濟的實際情況,是否能夠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整個經濟體制是否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市場調節是否已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這顯然不是短期內就能實現的,而必須堅持市場化的目標,使中國的經濟體制朝著市場經濟的方向前進。各種體制的改革也必須與此配合,其中就包括了行政審批管理制度的改革,包括了簡政放權。
公眾的信心是在改革實踐中逐步建立的,公眾的積極性是在改革不斷向前推行的過程中增強的,這就是全國人民的希望所在。
上一篇:警惕“共產主義虛無縹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