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新時空 新業態 新互聯

2015-10-11 09:06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5-10-11 09:06:32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作者:清華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主任 彭 蘭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年7月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報告》,截至 2015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達到88.9%,這些數據意味著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相比PC(個人電腦)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將推動傳媒業、服務業等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而未來移動互聯網自身也將產生質的飛躍。

  今天,基于移動終端的新聞客戶端以及微信等社會化媒體應用,正在超越基于PC端的門戶網站,成為網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對傳統媒體產生了更大的沖擊。隨著信息傳播主渠道的轉移,未來的傳播將出現以下特征:

  信息消費時間碎片化。對于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來說,無論是新聞閱讀還是社交或娛樂活動,都越來越多發生在各種零星的時間段,也就是媒體使用時間變得碎片化,這也意味著媒體使用的個性化。對媒體來說,用戶時間的碎片化一方面意味著“黃金時段”的概念將逐步弱化,另一方面意味著人們的信息獲取也會進一步碎片化。這兩者都驅使著媒體業務形態發生變化。

  信息消費空間場景化。移動互聯網時代,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得到普遍應用,服務商可以對每個用戶進行實時定位,并向不同位置的人們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務。與移動狀態下用戶空間位置相關聯的還有一整套“場景”要素。構成場景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間與環境、用戶實時狀態、用戶生活習慣、社交氛圍等。未來移動媒體的傳播就是,向由這些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場景”中的用戶提供適配的信息。

  新聞生產空間現場化。從新聞的生產角度看,未來的新聞生產空間將從編輯部等“媒體空間”向新聞發生的“現場空間”擴展。移動終端使得出自新聞現場的、即時的新聞生產更為普遍,基于文字、圖片、視頻等手段的新聞現場直播成為常態。值得關注的是,來自現場空間的新聞生產,很多是由新聞事件的當事人、現場目擊者等普通人帶來的。這些普通人的直播信息經過社會化媒體實時的傳播后,更容易讓人們感同身受。

  對于用戶來說,移動互聯網不僅作為媒體改變了信息傳播模式,也作為一種新的服務平臺改變著他們的生活,各種創新性應用也將推動商業模式與業態的重塑。移動互聯網的優勢在于以下幾方面:第一,場景感知與適配。移動互聯網幫助服務提供者更好地感知用戶所處的“場景”,提供更為便利、個性化的服務。比如,近幾年興起的各種“到家”服務,就是在這個方向上推動傳統服務業變革的。第二,用戶與服務資源間的連通。服務平臺更多的作用是將閑散的社會力量調動、整合起來,并基于場景來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也就是在用戶與他們所需的資源間建立起高效的連接。第三,基于數據分析的定制化服務。對用戶數據的采集與深層應用,也將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這也是它改造傳統行業的重要“殺手锏”。比如,醫療健康行業將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代表。基于大規模用戶數據的集中收集與分析,可以建立起醫療數據庫和分析模型,為病人和醫生進行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支持。

  盡管移動互聯網已經作為一種革命性力量在影響著各個領域,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未來,在物聯網推動下,移動互聯網將出現一次關鍵性升級。今天,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終端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與傳遞者,它們離不開人的控制。而在物聯網的視野下,我們將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在各種環境中存在的一切物體,都有可能成為一個智能的終端,物與物之間也可以實現智能的連接與互動,而不再完全受制于人。物聯網技術將使得未來的移動互聯不僅是人與人的互聯,還包含了人與物、物與物、人與環境、物與環境等各種方式的互聯、互動,最終形成一個無所不在、萬物互聯的智能網絡。物聯網將在各個層面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存方式,也將帶來全新的產業形態。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