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強網絡公共安全體系的建設
網絡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對保障網絡社會基本秩序至關重要,主要體現在五個層面:一是防范針對網絡體系本身威脅的安全體系建設;二是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各種網絡安全體系建設;三是針對各種網絡經濟犯罪的安全體系建設;四是針對面向網絡個體侵害行為的安全體系建設;五是對利用網絡組織惡性群體性事件的安全體系建設。
6、構建網絡社會的法律體系
網絡社會立法既包括對網絡各種違法犯罪的規定,更要構建整個網絡社會的行為規范并形成契約體系。網絡社會的立法核心是要尊重網絡社會本身的公開性、參與性、自治性,保障網絡個體的權利,維護保障網絡社會的公共利益?,F有的《網絡安全立法(草案)》是網絡社會立法邁出的重要一步。未來網絡法律體系要更加完善,要充分尊重網絡行為自身特點,探索適應網絡社會的新的立法規則,最終建立完善的網絡社會法律體系。 [[4]]。
7、積極參與國際網絡社會的秩序構建
網絡時代是開放時代,任何國家與制度體都不能期望僅通過自我封閉就可以適應或回避整個人類社會的歷史轉型。任何試圖自我封閉以回避社會轉型的行為只能導致在未來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力與生存空間越來狹窄。因此,必須要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對全球網絡秩序的構建,從而在未來人類新的歷史階段中,占據有利和重要的位置并發揮積極作用[[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網絡社會的基礎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研究”(14BGL110).
參考文獻:
[[1]] 何哲: 《網絡社會的基本特性及公共治理策略》,《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2]] 劉衛東,榮榮:《網絡時代的媒介權力結構與社會利益變遷——以當代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為視角》,《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2期。
[[3]] 何哲:《網絡社會時代下的政府生存與轉型》,《中國治理評論》,2014年,第6期。
[[4]] 龐宇:《我國網絡立法的困境與路徑選擇》,《行政與法》,2015年第4期。
[[5]] 周琦,陳楷鑫:《網絡安全國際合作機制探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第5期。
上一篇:政策加碼小微經濟預期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