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謀劃中國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探索研究現代化遠景規劃
從2012年到2022年的10年時間,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它的顯著特征,就是實現全面小康、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換言之,在這個關鍵的歷史時期,我們黨不僅要率領全國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100年”(建黨100年)的偉大任務;而且還要率領全國人民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基本實現現代化,完成“第二個100年”(新中國成立100年)的偉大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這兩大歷史任務既相聯系又有區別,只有全面建設好小康社會才能順利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并為未來3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基礎。不要以為未來30年的現代化建設僅僅是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簡單延續,它是更高階段上的國家建設,必將面臨更多更大的新問題、新挑戰,現代化的最終實現需要更寬廣的視野、更宏大的戰略、更嚴酷的斗爭,是經濟模式、生產方式乃至文明形態的根本轉變和飛躍。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應該更多地從實現現代化的未來反觀和審視我們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更主動地對接未來現代化的新征程。換言之,我們必須全面規劃好現代化建設的新藍圖,決不能認為它離我們還很遠,還用不著操心。要知道,國際上在現代化建設道路上半途而廢、前功盡棄的國家比比皆是。我們時刻不能忘記它們的教訓。
由此可見,從黨的十八大到黨的二十大,我們黨既要率領全國人民成功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要科學認識和謀劃未來30年的現代化建設全局,積極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我們即將開啟的現代化到底是什么樣子?它究竟要達到什么樣的發展目標?這也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樣一個宏偉目標,并圍繞著實現這個目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其中包括“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一帶一路”等一系列戰略設計。這為未來30多年實現“第二個100年”的奮斗目標,乃至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目前,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勝利在望,從2021年開始到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征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我們還必須認識到,未來的這30年并非一帆風順,既有不斷出現的艱難挑戰,也有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需要認真謀劃、大膽開拓、謹慎行事。我們要研究清楚,在未來30年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做哪些事情、采取哪些舉措、經歷哪些階段、克服哪些困難、實現哪些目標,切實發揮其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萬眾一心、共創輝煌的作用,確保到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眾所周知,30多年前,在改革開放剛剛啟動的歷史時刻,鄧小平不僅提出了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且在總結、借鑒毛澤東“兩步走”的中國式現代化戰略基礎上,逐步提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指明了改革開放的前進道路,鄧小平因此成為了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現在,我們到了即將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歷史關頭,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又及時提出了實現中國夢的奮斗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兩個100年”的發展戰略,“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以及“一帶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設計。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上一篇:TPP:中國的新挑戰與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