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唐洲雁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國際友人時談到:“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這里,他把全面建成小康放在中國夢的大格局中,把實現全面小康看作是民族復興的基礎性工程。為實現這個目標,他創造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布局中的戰略定位
對于“四個全面”的內在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這就明白無誤地昭示世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具有戰略引領的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2020年要實現的戰略目標,我們所有的奮斗都要聚焦于這個目標。以這一戰略目標為統領,從時間坐標上看,其他“三個全面”也交匯到了2020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上,它們都內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之中。比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對此,黨的十八大也作過明確的戰略部署,即“到2020年,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在從嚴治黨方面,中共中央于2013年底公布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也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由此可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囊括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創造性成果,并以其他“三個全面”的協同推進為標志,大大豐富了自身的基本內涵,彰顯了我們即將實現的全面小康這一社會形態的時代特色、中國特色。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目的,其他“三個全面”是手段。四者各有側重,不能等量齊觀。可以說,如果離開了全面建成小康的正確引領,其他“三個全面”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方向。換言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三大戰略舉措,必須服從、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
總之,我們要深刻理解、科學把握“四個全面”的內在邏輯關系,真正搞清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奮斗目標的根本路徑、關鍵一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基本方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通過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堅強起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
從長遠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無疑是托起中國夢的奠基性工程。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它們作為相互支撐、內在統一的整體,統一于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統一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統一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上一篇:TPP:中國的新挑戰與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