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王國強
弘揚愛國衛生光榮傳統,應對愛國衛生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防疫大堤”,必須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引領,把握新形勢、明確新任務、擔負新使命,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創新發展。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領愛國衛生運動目標任務
習近平同志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但一些“城市病”“環境病”仍嚴重影響群眾健康。解決這些問題、保障13億多人的健康,不僅要靠醫療衛生的“小處方”,還要靠社會治理的“大處方”。應發揮愛國衛生運動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影響群眾健康的社會環境因素。
當前,必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領愛國衛生運動目標任務。一是全面開展新一輪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按照2015—2020年整潔行動方案,從治臟、治亂、治差入手,以農村垃圾污水處理、農村改廁和城市衛生死角清理為重點,多管齊下,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將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和衛生廁所普及率提高到85%,國家衛生城市和衛生鄉鎮(縣城)比例分別提高到40%和5%,大氣污染、地表水環境污染和噪聲污染綜合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加強社會衛生綜合治理。探索開展健康城市建設,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努力打造衛生城鎮“升級版”,著力解決群眾廣泛關注的“城市病”“環境病”問題。三是統籌協調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各級愛衛會在衛生工作中要統籌抓總,在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中,利用衛生城鎮創建等平臺和抓手,協調組織各成員單位力量,優化整合資源,健全覆蓋社區、村鎮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網絡。四是動員群眾提高健康素質,預防和減少疾病。發揮鄉鎮(街道)、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基層愛國衛生機構的群眾工作優勢,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倡導衛生行為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強化專業防控和群眾參與的協作配合。
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形成愛國衛生運動新態勢
隨著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發生很大變化,給愛國衛生運動工作方式帶來新的挑戰。愛國衛生運動必須主動適應社會轉型期的新要求,積極改革創新,形成愛國衛生運動新態勢。
當前,必須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形成愛國衛生運動新態勢。一是不斷豐富工作內涵。從偏重于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的社會健康管理轉變,在扎實推進衛生城鎮創建基礎上,積極探索開展健康城市建設,著力改善影響群眾健康的自然和社會環境,提高飲用水、食品等安全衛生水平,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二是創新動員群眾的方式方法。既要繼續堅持過去行之有效的發動群眾的方法,更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發動群眾的新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重視新媒體的應用,把人民群眾對健康的廣泛關注轉變為對有關健康行為活動的積極參與。三是轉變管理模式。加快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加強工作評估、督導,加強社會監督,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健康”的作用,把專家、企業和群眾的作用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發展,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