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學哲學系 豐子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強理論自覺。其中,特別要處理好價值觀建設與文化相對主義、后現代主義的關系問題。
在文化價值問題上不能走向文化相對主義
文化相對主義由來已久,它是伴隨文化進化論的研究而發展起來的。自19世紀中葉以來,在西方的文化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文化進化論。這一理論試圖建立一個統一的文化標準,用以評判和“規制”各種文化,“西方中心論”和文化普遍主義就是以此作為理論根據的。20世紀初,這種觀點開始受到質疑,不少思想家闡發了有關文化相對主義的思想。在近些年的文化研究中,文化相對主義的討論又逐漸賦予新的政治內涵,由此產生了許多認識上的問題。
由于文化普遍主義代表的是西方國家的文化霸權主義,因而理所當然要受到抵制和反對,理論上也不難識別和辨析。而文化相對主義由于矛頭直接指向文化霸權主義,因而往往帶有一定的迷惑性,極易在我們的價值觀研究中引起共鳴。因此,要深化這樣的研究,必須對文化相對主義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應當看到,在世界文明體系中,每一種文化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或相對性。文化都是特定民族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特定的自然環境、社會歷史條件和活動方式中形成的。不同的環境、條件和活動方式,造就了不同民族文化各自獨有的風格、特征。然而,不同的民族文化盡管千差萬別,但又總是包含著某些關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共同認識、理解以及價值追求,因而具有共通性。不論哪個民族的文化,作為人所特有的把握世界的方式,都要遵循同樣的規律,因而具有普遍性或絕對性。這些共通性和普遍性就體現了文化的共性,即文化的世界性。伴隨人類實踐活動范圍的擴大,特別是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化的普遍性也會不斷增強。
既然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相對性與絕對性的統一,那么,在對待文化價值問題上,我們必須予以全面、合理的把握。強調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對性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由此推向文化相對主義。如果認同文化相對主義,否認某些人類共同的價值標準,難免導致容忍某些罪惡現象的存在。如按照這樣的觀點,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納粹的文化觀似乎也是可以容忍的,也有其生存和發展的價值。這樣的文化相對主義發展到極致,其后果必然是文化倒退主義。
因此,在文化價值問題上,不能在抵制文化霸權主義的同時走向文化相對主義。構建核心價值觀,當然要堅持其民族性,否則便是一句空話。但是,強調民族性和多樣性,決不是要排斥其普遍性和共同性。價值觀作為一種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總是體現了該文化的積極成果,這種積極成果不僅代表了該文化的進步力量,而且反映了世界文明發展的方向,因而能夠為各個國家、民族所接受,其精神價值必然具有某種普遍意義。事實上真正能夠稱得上先進文化的,不僅僅在于它的特殊性,同時還在于它所具有的普遍性,即它所內含和彰顯的人類文化價值、人類文化精神。過分強調文化價值的特殊性而排斥其普遍性,必然走向文化孤立主義,不利于價值觀建設。
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不可輕視
在價值觀的討論中,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也是不可輕視的。后現代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認為今天所有的“現代病”,都是由現代社會產生的一套文化價值理念造成的(如突出主體性、理性,高揚自由、解放等),要克服這一病癥,出路就在于放棄這一套理念。這對價值觀研究顯然是一個挑戰。而且,后現代主義所具有的反基礎主義、反中心主義等特點和思維方式,對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因為后現代主義就是厭惡談“核心”、“中心”之類的話語,同時對“構建”表示冷淡,熱衷的是“解構”。因此,審慎地對待后現代主義,對于合理引導價值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應當指出,現代性及其文化價值觀念是一個發展著的“流”,而不是一個終結了的“點”,不能將其凝固化,必須看到它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潛力。此外,強調現代性的動態性,并不意味著輕視它的相對穩定性。現代性盡管處于流變之中,但它作為現代文明的一種深蘊與表征,自有它的基本內涵與規定,撇開這些起碼的規定與要求,現代性便無法判定。像現代社會所倡導和弘揚的科學、理性精神,崇尚民主、追求真理的精神,尊重人的權利和自由、為人類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而奮斗的精神,懷抱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精神,追求平等、正義的精神等,都是現代性的基本價值與特質,具有相對穩定性。離開了這些基本價值和基本內涵,現代性或現代文化精神便無法判定。為此,應當對現代性的基本價值、基本精神與其特定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形式加以適當區分,因為后者是易變的,是需要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加以適時調整的,而前者則是相對穩定的,是現代社會發展必須始終堅持的。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來說,現代性的這些基本價值和基本精神絕對不能放棄。追求科學民主,實現公平正義,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不可動搖的價值指向。后現代主義所具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固然值得我們借鑒、吸收,但這種思潮對現代文化精神所進行的解構和否定,則是不能隨意接受的。
顯然,后現代主義的主張不能完全代表文化價值發展的方向。真正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應是現代文化精神的合理綜合與提升,而不是放棄現代文化精神。對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由于不是處在后現代而是處于前現代,因而要實現現代化,當務之急是要沖破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培養起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各種思想觀念,如理性觀念、法制觀念、自主意識、競爭意識、公正意識、權利與義務意識等。可以說,唯有這樣的思想觀念才是現代民族精神和現代文化價值的真正體現。
上一篇:以權力法治化推進治理現代化
下一篇:信息化引領轉型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