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阿富汗渾水摸魚
未來幾年是阿富汗實現政治、經濟、安全三大轉型的關鍵過渡期,其間阿國內局勢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因素影響,即美國政府的意向、塔利班武裝的態度,及加尼內閣的行政能力。但從目前形勢來看,這三個因素中沒有一個傳遞出“利好”的信息。其一,美國方面,2014年底北約軍隊大規模撤離塵埃落定,奧巴馬政府對阿富汗問題的介入意愿持續降低。盡管當前阿富汗國內安全局勢出現了劇烈起伏,今年3月與到訪的加尼會談時,奧巴馬也僅作出保留北約駐軍至9800人的決定。這一規模遠不能滿足當下阿富汗國內維穩的需要,且北約駐軍主要負責培訓作戰人員和保障后勤,并不直接參與作戰行動。其二,就塔利班而言,它一直未放棄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政治主張,并將北約撤軍視為自身重獲政權的絕佳機會。其三,新組建的加尼政府,面臨內部“山頭”林立、腐敗嚴重、效能低下等諸多問題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北約駐軍完全撤離后,阿拉伯國家安全部隊(ANSF)能否獨立維護該國安全和穩定,受到廣泛質疑。上述隱憂給阿富汗重建進程蒙上了陰影,極易導致IS趁亂渾水摸魚。
由于并未取得穩固的立足之地,總體而言,近幾個月IS在南亞的擴張尚屬于初始階段。盡管如此,當前該組織在敘、伊兩國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武裝力量更是兇猛頑強,不僅把美國主導的聯軍拖入膠著的拉鋸戰,甚至還不斷在局部地區發起反擊。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仍有意維持現有的以空襲為主的有限介入策略。這意味著,IS在中東地區肆虐很可能成為長期現象,因而未來其對包括南亞在內的全球各地的滲透也將是長期現象。而鑒于南亞地區宗教、經濟和安全等方面的狀況,IS在當地做大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結構的內外張力與‘阿拉伯之春’的發生演變研究”(13XGJ005)階段性成果)
上一篇:堅守文化本性才能真正繁榮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