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宏觀調控,要綜合發揮規劃、財政、貨幣政策的“三駕馬車”作用,并探索新的激勵機制,重啟地方競爭
在中國,馬上要開始的“十三五”規劃和世界上通行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共同構成了宏觀調控的“三駕馬車”。這種由規劃、財政、貨幣政策構成的“三位一體”調控模式具有強烈的中國色彩,強調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并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產業、價格等政策協調配合”。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連一些發達經濟體也開始強調戰略規劃、產業政策,而不再像以前那樣把政府的這些做法看作是對市場的一種扭曲,可以說與中國的做法是暗合的。美國學者杰弗里·薩克斯明確提出:有一種思想,被華盛頓視為異類,但值得深思。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國依賴公共投資的“五年規劃”,該規劃由國家發改委負責管理。美國沒有類似的機構,或者說確實沒有系統性地負責公共投資戰略的機構。但如今所有國家都需要五年規劃甚至更多;它們需要20年、跨越一代人的戰略以構建21世紀的技能、基礎設施和低碳經濟。
宏觀調控新常態,就是要充分發揮規劃、財政、貨幣三大調控杠桿的合力,既關注短期波動穩增長,又兼顧長遠促改革。具體來說,要加強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宏觀引導、統籌協調功能,充分發揮國家發展規劃對政府公共預算安排、金融資本運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合理配置等政策措施的綜合協調作用。規劃主要是指明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要的著力點,很多規劃、投資項目是與預算安排直接掛鉤的。因此,制定規劃的時候,應考慮到財政能力以及支出結構。同時,貨幣政策的松緊也要與規劃目標相適應。再有,財政、貨幣政策也要與發改委的產業、價格等政策手段協調配合。比如,發改委的產業政策直接牽涉到財政政策的預算安排與稅收優惠,而發改委的價格改革可能會影響到貨幣政策的立場。
2015年初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就是各地紛紛下調GDP目標。在經濟進人結構性減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出現這樣的情況應屬意料之中,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說是一大進步。但和下調GDP同時出現的還有其他一些現象,就是地方不作為。
估計很少有人會贊同“不以GDP論英雄”就是根本不要GDP。關鍵是這一新指揮棒只指明了競爭的方向,而沒有提供竟爭的激勵。因此,重啟地方競爭,還需要在增強正向激勵上做文章,關鍵是理順中央地方權責關系,建立激勵相容的機制。地方上沒有動力去做事情,很大程度上是與沒有財力和缺乏自主權有關。這是由中央地方權責不清或者權責劃分不合理造成的。為此,需要做出相應調整。
一是擴大地方立法權,使之能夠酌情處置地方事宜?!读⒎ǚā返男抻嗁x予區市地方立法權,可以讓地方根據本地具體情況,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制定地方性法規,有利于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解決地方的實際問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中央政府部門應進一步集中其財力的使用方向,減少專項轉移支付,也相應降低對地方政府的不當干預;地方政府亦要集中其財力使用方向,從而事實上增強地方政府的自主權。三是允許地方政府在不違反國家政策統一性的前提下,結合本地實際,開征部分地方性稅種。四是推進消費稅改革,在征收上從生產環節后移到零售環節,并改由地方征收。消費稅原來百分百歸中央,現在考慮能否劃歸地方(或者主要歸地方)。這樣,地方將可采取一系列激勵措施促進消費。這些措施包括如何提高居民收人、改善本地的消費環境(自然環境也可以納人進來,因為這樣可以吸引外地人到本地消費,增加稅收)等。五是提高地方在增值稅中的分成比例。目前增值稅的中央地方分成比例為三比一,可否考慮調整為五五分成,從而擴大地方財權、激發地方活力。
另外,經濟進人新常態,宏觀調控的微觀基礎也在發生變化。30余年的市場化改革,使得市場主體之間的利益博弈不但越來越激烈,而且越來越顯性化了。宏觀調控需要承認這種利益博弈,特別是要了解,一項調控政策的出臺,往往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并且,調控政策出臺后,考慮到被調控方的反饋作用機制,宏觀調控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因此,新常態的宏觀調控應具有博弈思維,在制定和實施政策時需冷靜觀察,謹慎從事,思考博弈各方的利益訴求和他們的可能反應,在加深對宏觀調控微觀基礎與運作機制理解的前提下,盡量做到調控政策的“公允”與“有效”。
上一篇:出思想是文科最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