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大國合作譜寫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凱歌

2015-09-06 10:06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5-09-06 10:06:02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中央黨校 左鳳榮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參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戰火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四個大洋,造成了7000多萬人死亡和4萬多億美元財產損失,還有數不清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被毀。當年參戰的老戰士大多已經不在了,但這段歷史并沒有因為當事人的離去而遠去。極端主義仍然大行其道,大國間的矛盾與爭斗、軍事政治集團的加強,同樣讓人憂慮。因此,今天正視這段歷史,總結勝利的經驗,仍有現實意義。

  大國合作 弘揚國際正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的勝利,是大國合作、共同譜寫的勝利凱歌,但大國的團結合作是血的代價換來的。20世紀30年代,在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具有深厚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的德國日本等資本主義強國,走上了法西斯主義道路。法西斯主義是最反動、最瘋狂、最具極端民族沙文主義色彩的意識形態。法西斯政權對內進行極端專制的恐怖統治,對外進行侵略和擴張,無情地踐踏人的尊嚴,摧殘人的生命。面對這樣一股惡勢力,各大國在其興起之初并未采取遏制措施,而是采取自保政策,直至其發動了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英法不得不面對德國法西斯,美國隔岸觀火,蘇聯則趁機擴大自己的領土。戰爭初期,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頻頻取勝,并進一步聯合,于1940年9月27日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投降后,英國在丘吉爾的領導下頑強抗敵,不得不向美國這個兄弟求助,羅斯福在向英國提供幫助的同時,也獲得了巨大利益。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國雖然暫時得勢,但兩線作戰和蘇聯這個強國加入反法西斯陣營,預示了德國法西斯滅亡的命運。

  為了進一步協調反法西斯的戰略,英、美兩國首腦在大西洋上的奧古斯塔號軍艦舉行會議,于1941年8月13日簽署《大西洋憲章》,兩國首腦宣布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不承認法西斯侵略的結果,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等原則,體現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大西洋憲章》的簽署對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打敗侵略者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同年9月,蘇聯等國表示同意《大西洋憲章》的基本原則。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中國、澳大利亞等國向德、意、日宣戰,國際反法西斯力量進一步壯大。德國對蘇聯的“閃電戰”和日本對美國珍珠港的突襲,血的代價使大國領袖們拋棄了意識形態和其他利益紛爭,他們意識到,要戰勝法西斯這股窮兇極惡的強敵,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在美國的倡議下,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齊聚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26國宣布,保證運用軍事和經濟的全部資源與法西斯軸心國及其仆從國家作戰,相互合作,不與敵國單獨締結停戰協定和和約。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終于匯集在一起,并在人口、資源、生產能力和軍力等方面絕對地壓倒了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為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奠定了基礎。

  國際援助增強了反侵略國家的信心與實力

  中國是最早被卷入戰爭的國家,是抗擊日本的主力,也是最早得到大國援助的國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蘇聯是向中國提供援助最多的國家。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威脅了蘇聯遠東地區的安全。為了應對共同的敵人,中蘇兩國于1932年12月12日恢復了外交關系。斯大林深知中國戰場的價值,希望中國能夠擋住日本的侵略。1935年后,面對日本向華北的不斷擴張,中國政府加大了對蘇外交力度。1937年8月21日,中國與蘇聯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該條約確定了蘇聯援華抗日的政治基礎。此后,蘇聯積極援助中國。

  為了幫助國力虛弱的中國堅持抗戰,蘇聯給予中國大力支援,包括提供借款、武器,還派出軍事顧問和飛行員參戰。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刻,1937年10月至1938年2月,蘇聯向中國提供的第一批飛機和軍火物資陸續運到中國,總價值近5000萬美元。蘇聯提供的飛機、火炮、坦克等重型武器都是蘇聯所能提供的最好裝備。當時蘇聯援華軍火的絕大部分是利用蘇聯對華信用借款支付的。蘇聯共提供了三筆信用借款,總額為2.5億美元,中國實際使用了約1.73億美元。蘇聯的借款利息低,年利率僅為3%,還款時間長,為5—10年,以實物為還款方式。中國利用蘇聯借款購買了飛機等軍火,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斗力。中國還從蘇聯得到了大量的人員支持,抗日戰爭時期在華服務的蘇聯人總數約5000人(含志愿飛行人員),其中200多人長眠在了中國的土地上。蘇聯教官為中國培訓了1000多名飛行員和8000多名航空技術人員,幫助中國重建了空軍。從1938年6月起,應中國政府的請求,蘇聯向中國先后派遣了四任軍事總顧問,幫助訓練中國軍隊和參與重大戰役作戰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在空軍、炮兵與坦克兵等技術兵種中,蘇聯顧問和教官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1941年2月斯大林派崔可夫來華擔任駐華武官和蔣介石的軍事總顧問,并向中方運交了250架轟炸機和驅逐機,300門大炮和500輛汽車。1941年4月,《蘇日中立條約》簽訂,蘇聯逐漸停止對華援助。1942年2月,崔可夫奉召回國,蘇聯的援華告一段落。

  美國也對中國的抗日給予了援助。1933年5月,中美之間簽訂了一筆價值5000萬美元的棉麥借款協定。1935年5月中美達成白銀協定,幫助中國穩定了幣制,有利于中國準備抗日。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后的頭半年里,有279架美制飛機運抵中國,1938年底至1939年初,美國向中國提供了2500萬美元的桐油借款。1940年3月和9月,中美之間又以類似辦法達成了兩項貸款協議,價值2000萬美元的華錫借款和價值2500美元的鎢砂借款。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正式承認南京汪精衛偽政權的當天,羅斯福發表聲明,宣布對華貸款1億美元。羅斯福要求國務院、財政部及陸、海軍各部門尋求可行途徑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從1941年起,美國對中國的援助逐步納入了租借法案援助計劃之內。在《蘇日中立條約》簽訂不利中國抗日的背景下,美國政府決定于4月17日向中國提供4500萬美元的軍用物資。美國對中國的航空援助同樣很大,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志愿者組成的“飛虎隊”便在中國的上空與日軍作戰,1942年7月4日,“飛虎隊”并入美國陸軍駐華航空特遣隊,后來又擴編為美軍第14航空大隊,逐漸控制了制空權。蘇德戰爭爆發后,美國成為對華援助最多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遠離美國的歐洲和亞洲進行的,美國作為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給予了在各個戰場上奮戰的國家和人民巨大的援助。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通過《租借法》援助英、法、蘇、中等38個同盟國家500多億美元,用于購買武器糧食和各種軍需物資。

  1939年9月1日德國法西斯向波蘭發動突然進攻,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德國很快占領了波蘭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西歐大陸。1940年6月,法國淪陷后,英倫三島直接暴露在納粹鋒芒之下。在英國最艱難的時刻,美國修改了《中立法》,向英法和中國出售武器。為了援助難以支撐對德戰爭的英國,美國于1941年3月出臺了《租借法》。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向蘇聯發動了閃電戰,蘇聯在戰爭初期嚴重失利,正是英國和美國的大力援助增強了蘇聯人的信心。處于戰爭旋渦之中的英國第一個宣布向蘇聯提供援助,英國還為歐洲許多國家的流亡政府提供了避難所,特別是對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法國抵抗運動提供了大力支持。蘇聯衛國戰爭期間,英美援蘇戰機共18303架(其中英國6000多架,美國12000多架),2萬輛坦克和32萬噸用于制造飛機的鋁材料,還有大量的航空汽油等。在法西斯侵略威脅面前,羅斯福將《租借法》擴大到對蘇聯的援助,蘇聯得到了美國價值100多億美元的物資,美國的援助對蘇聯紅軍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