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新常態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新挑戰

2015-08-28 09: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有話說
2015-08-28 09:22:38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張承惠

  ●新常態下實體經濟轉型對中國金融服務、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均提出更高要求。

  ●我國金融體系效率和風險管理能力總體偏低,遠未實現金融價值創造最大化。

  ●提高中國金融服務效率和金融體系管理風險能力,是實體經濟轉型對金融服務的核心要求。

  ●中國金融轉型面臨的嚴峻挑戰將集中反映在金融發展理念和部門利益調整上。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正處于改革開放以來最重要的歷史轉折期。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未來5年將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也是中國各項改革包括金融改革的關鍵時期。

  新常態下實體經濟的新變化及其對金融體系的新要求

  在這個轉折時期里,我們的實體經濟將伴隨著經營環境的重大改變而產生一些重要變化,這些變化將對中國金融體系產生長久而深刻的影響。

  1、中國企業發展環境的改變

  企業發展環境的重大改變首先表現在產品海外市場的相對縮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歐美發達國家及新興國家受到重創,經濟持續低迷不振。加上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美、德、法、英國等主要國家大力推進再工業化,導致中國的出口增速大幅度收縮。按美元計,1995-2001年間,中國年均出口增速為10.2%,2001-2008年間平均出口增速27.2%,2008-2014年均8.6%,2014年出口增速僅為6.1%。不僅中國產品出口受阻,隨著近年來東南亞國家人力成本優勢的逐步顯現,這些國家的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開始返銷中國,擠占了中國企業的國內市場。

  其次,土地、原材料、能源、勞動力和環境價格的上漲導致企業經營成本大幅度上升。特別是工資水平在過去10余年持續快速增長,加大了幾乎所有行業的成本壓力。2000年-2011年期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和利潤總額年均分別增長23.6%和26.1%,財務費用和虧損企業虧損額年均分別增長14.6%和13.3%,呈現出財務費用和虧損速度遠低于業務和利潤增速的態勢。但是2011年起情況開始逆轉。2014年11月的數據顯示,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比上年分別僅增長6.9%和5%,財務成本和虧損額同比卻增長了11%和14%。若以2010年11月為基期,則分別增長了58.1%、44.8%、91.1%和151.2%。

  第三,人口結構的變化帶來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的改變。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加劇,帶來對消費品和服務的新需求;另一方面,90后等新生代具有個性強、自我認知度高、購買行為網絡化、注重體驗、追求時尚、消費行為和習慣更為多元化和分散化等特點,也給企業傳統的生產銷售方式帶來了新挑戰。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