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港經濟學者、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一帶一路專家委員會委員 梁海明
“一帶一路”下,中國率先走出去的產業都很“重”,如高鐵等,但實際上也應考慮“輕”項目,如影視和美食。此外,還需講究“男女搭配”,更重視女性的力量。
大家知道,所謂“一帶一路”的概念,取自中國古代最著名的跨境商貿拓展——“絲綢之路”。然而,古代絲路上中國對外輸出的產品很“輕”,主要是絲綢、茶葉和陶瓷等,如今在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率先走出去的產業卻都很“重”,如高鐵、核電、航天科技和港口等。
從全球跨國企業的歷史經驗來看,這類“重”的項目要取得突破乃至落地生根,殊為不易。企業除了需要具備區位優勢(Location Based a Advantages),可以因所在的國家和區域發展迅速而茁壯成長之外,還必需具備有成熟的全球網絡,也就是體系優 勢(System Based Advantages)。這對于中國目前大多數較為年輕和海外經驗不足的企業來說,它們可謂較難承受之“重”。
對中國更多期望在“一帶一路”下尋找機遇的中小企業而言,這樣的側重更是“重”不可攀,有些企業甚至產生“一帶一路”倡議與己無關的想法,對其漸失興趣。
因此,中國政府在推動“重”項目走出去的同時,也應該多考慮“輕”項目,更積極推動諸如影視、美食文化、中醫藥、現代農業和日用品等相對比較“輕”的產業走出去。
由于這些“輕”項目負擔不重,門檻較低,能吸引更多中小企的參與,而且相對船小好調頭,企業要在海外取得成功,只要做好地理區隔(以文化與語言、國家與區域、城市與農村作區分)、 人口區隔(以年齡、職業和教育程度等來區分市場)、心理區隔(以生活型態、價值觀和宗教作區分)、 行為區隔(以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產品使用率作區分)這四個區隔中的一個,或者兩個,便能成功打開國際市場。
當今無論是歐洲的名牌服裝、手表,還是日韓的電子產品,均是成功得做好當中一至兩個區隔,產品已遍銷全球,在各國市場成功落地。
中國要借鑒歐洲、日韓的經驗,推“輕”項目走出去,可從推影視產業、美食文化產業率先走出去,再帶動其它的“輕”項目共同走出去。國與國之間如果缺乏文化的連接和交融,即使是雙邊的交流曾在特定政治、安全或經濟需求的驅動下取得發展,這種關系也十分脆弱,容易破裂。
“一帶一路”倡議中,“民心相通”是其五大合作重點之一,更是建設“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影視產品、美食都可作為一種文化紐帶,“輕輕地”把雙邊的關系更為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達到“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的“民心相通”的目的。
例如在推動影視產業走出去方面,從早期的好萊塢電影到當代的日韓電視都是成功范例。所謂銀幕無國界(Screens Without Frontiers),這些影視產品的高妙之處,很大一部分在于其生命周期極長,常常可以重新“打包整理”后推向新的市場環境。例如好萊塢電影就在世界各地購買大量的制片廠,采用從美國移進的模式、形態,然后以當地的演員、當地的語言制作節目,大量制作美國“骨”而本地“皮”的節目,令所在國更易以接受美國文化、美國價值觀。
這些成果的范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先抓人心,再賣產品”。好萊塢電影號稱“在世界任何一角落賣出一尺美國電影片,就能同時賣出一美元的制造業產品”。愛看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好萊塢電影中看到一景一幕幾乎都可作商品廣告,引人入勝的電影產品則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讓觀眾接受其中的商品,如“007”扮演者帶的手表、變形金剛的“原型”汽車。好萊塢更以“3K”(look、hook、book)也就是讓觀眾看了、上鉤了、買了的來形容其推廣商品的效果。
另一個大有可為的方向是推動中國美食文化“走出去”。除了孔子學院之外,還應該有“孔子食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設有中國特色的高端餐廳,學習法國餐廳的做法,可讓正宗中國餐館授予認證,協助將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推廣出去。
雖然中國政府將孔子作為一項文化輸出和展現國家軟實力的工程,但該工程實施至今,雖取得效果,但要進一步拉近中國民眾與外國民眾的距離及增加交流,目前階段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美食文化看似很“輕”,但唯美食、美酒不能辜負。中國通過這種“美食文化外交”,不但更能潤物細無聲,營造很大的后續效應,影響力不但可直接到達民間,獲取各國民眾的好感,還能帶來更多的互訪、旅游交流和商業等這些雙邊交流的“接觸區”(The Contact Zone)和“隱性接觸區”(Invisible Contact Zone)的機會,促進雙邊的民心溝通、旅游和商業合作,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這里也必須指出,要將影視產業、美食文化產業有效推向海外,除了需要企業自身找出更好的營銷策略,以及產業間的交叉合作外,更需要政府、學界、媒體等多方面的合作推動。中國中央黨校趙磊教授近期在“一帶一路百人論壇”中就倡議了由“四大主體”(政府、專家、企業和媒體)共同推進這些文化產業項目,通過設立“一帶一路智慧園區”,將四大主體的資源整合,并引進國內外創投基金投資與影視、美食相關的產業、產品,進一步活絡兩大產業在國內的發展經脈,更推動這兩大產業走向拓展全球之路,進一步以此拉動中國其他“輕”產業走向國際市場。
此外,“一帶一路”要多考慮在產業方面“輕裝上陣”的同時,也要更重視女性的力量。美國生物學家、未來學家韓德在著作《女人、權力與和平生物學》(Women,Power,and the Biology of Peace)中指出,“女人偏愛穩定的社會.....女人必須在決策過程中扮演更吃重的角色”。我在“一帶一路”的研究過程中,無論是接觸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還是企業負責人,超過95%均以男性居多,充滿陽剛之氣,但女性的力量卻能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更廣的角度、更多的視野。
尤其在“一帶一路”“輕裝上陣”的這一面,影視文化、美食類產業與女性浪漫、感性的特質尤為吻合。女性工作者的寧靜之力(Puissance Tranquille)、柔弱之力(Power of Weakness)也更有利于與沿線國家的政府、專家學者和企業進一步加強交流、溝通。所以說,除了“輕重并舉”,或許我們還要更講究“男女搭配”,才能更好地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幫助更多的中國產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