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
王殿卿 | 2015-08-14 | 康慧珍 |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這是世界公認的。但審視當下,整個社會道德滑坡、道德淪喪的現象屢見不鮮,似乎越來越不像“禮儀之邦”了。很多人將之歸咎為市場經濟。有關系,但絕不僅僅是。今天出現的道德“亂象”非一日之寒,是一百多年來西方普世價值沖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革開始以后過于強調政治忽視道德教育導致的。
兩千多年來我們一直所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中國要實現“小康”,實現“中國夢”,需要一個有道德的倫理社會。整個社會應當提倡道德重建,實現以倫理社會為標志的“小康”“大同”“中國夢”,進而建設道德大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道德是辯證統一的,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具有方向性的、有指導意義的、大家需要共同遵循的價值觀。道德是基礎性的,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產生的規范,與價值觀相比,不受社會制度、國度、種族的限制。十八大以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傳統文化、道德之間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傳統文化、道德密不可分。要在道德的基礎上形成社會主義價值觀,如果沒有道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沒有根的。
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依法治國。法治社會是實現倫理社會的工具和手段,不是為了建立法治社會而建立法治社會,建立法治社會目的是為了建立倫理社會。倫理社會是目標,法治社會是手段。
培育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對青少年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開始,“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暗隆币曰镜赖乱幏丁腥A美德教育作為基礎,培養堂堂正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