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 周錦尉
【核心觀點】
發現、珍視、總結來自基層、來自群眾的創造和經驗,形成改革發展的思路和對策,是“人民主體”思想的體現,倘若沒有、忽視這一點,就談不上遵循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寫道:“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毙鲁B下,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一項國家戰略。放眼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數人的激情夢想正被喚醒。而更加引人深思的是,如何由此推動形成百舸爭流、奮發有為的改革開放新局面和經濟社會新氣象?這是我們時代的重大課題,既需要理論創新,又需要實踐智慧。
筆者認為,遵循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原理,須把握三個關鍵點。
須珍視出自基層、出自群眾的“敢為人先的‘硬招’”
回望來時路,筆者聯想到中國改革大業的“突破點”——聯產承包。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北娝苤?,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他在這段講話中坦誠地說,“發明權是農民的”。這一“硬招”,曾經在歷史上被農民創造和實踐,但卻兩次受“評判”。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簽訂“生死狀”,聯產承包之“星星之火”終成全國改革的“燎原之火”。“鄉鎮企業發展起來”,也是敢為人先的“硬招”,鄧小平又說過,對此招及其效果,“我個人沒有預料到的,許多同志也沒有預料到,是突然冒出這樣一個效果”。
如今,在“啃硬骨頭”過程中,要出敢為人先的“硬招”,難度更大。然而實踐證明,出自基層、出自老百姓的敢想敢為的創業創新“硬招”沒有斷過。比如,老先進華西村的“轉型”:一是從數量向質量轉,敢“壯士斷腕”,關掉了三家對于保護環境不利的化工企業;二是更加注重靠“腦力”賺錢,“不具備條件做的參股做”,原收益90%來自化工業和鋼鐵業,如今服務業比重超過60%。上海“轉型發展”也已初見成效,上半年三產增長10.2%,占比達67.1%,貢獻率為90%;創業創新方面的“精彩故事”不勝枚舉,典型報道彰顯出技術人員、草根人物、大學畢業生競相迸發的創業創新活力。因此,發現、珍視、總結來自基層、來自群眾的創造和經驗,形成改革發展的思路和對策,是“人民主體”思想的體現,倘若沒有、忽視這一點,就談不上遵循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
“高層”與“基層”結合,重要的是落實到人民主體
符合唯物主義認識論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方法論,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改革進展到如今,人們又期盼“頂層設計”更為成熟,并將兩者結合起來。事實上,“人民創造歷史”,主體是人民,但人民的事業離不開領袖、領導人的智慧,離不開領導力的發揮。領袖來自人民,領導力反映在對人民群眾智慧的提煉、概括,并將其在更大范圍做動員、推行由此產生的政策、措施。這樣,就有社會動員、社會氛圍,就有全局性勝利。
改革開放以來,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創建沿海經濟特區、引進利用外資、轉型發展、創新驅動、廣納英才等等,哪一項離得開中央正確、及時的洞察和決策?十八大明確“‘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反映我們改革的方法論更為現代、更為精準。筆者以為,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思想的指導下,“頂層設計”與過去的“總設計”相比,不但更強調了“全面掃視”、“深入思考”,而且更強調了高層設計中“團隊”作用的發揮,比如,如今的“頂層設計”都配有“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使得每“啃”一塊“硬骨頭”,都更為有效。
“高層”與“基層”的結合,重要的是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人民主體。黨的各級機關增強了基層實施的力度,中央的好主張都得“落細落小落實”,變為老百姓的實惠。上海市委去年和今年兩個“一號課題”的實施,就是很好的范例。由此,增添了人們對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預期。
創業創新形成良性互動,須有制度保證、法治保障
創業,簡言之,就是不循規蹈矩,不因循守舊,有理想,有夢想,去打開一片新天地;創新,有技術創新、制度體制創新、產業業態創新等等。因此,要創業創新就要有改革的精神、破規矩的精神。創業與創新相互關聯、相互促進。而創業創新形成良性互動,匯聚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須有制度保證、法治保障。
倘若說改革有“破”的一面,法治就有“立”的一面,破和立,是一對“對立”范疇關系,如何把握“破”和“立”的度,是創業創新之要點、難點,也是藝術之點。筆者以為,改革進展到如今,創業創新已經成為時代精神;同樣,法治推進到如今,我國已經建立起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推進法治作保障。激發群眾創造力,須臾離不開立規矩、守規矩,離不開法治。我們的共識是:破規矩,不是不遵守法律、法規和制度,而是敢于和善于破除那些依然在阻礙改革進展的“制度藩籬”、“制度障礙”,以求新的發展。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見到不少人視法律法規為空文,無底線、無敬畏、無戒律、無紀律,為所欲為,膽大妄為,以致陷入泥潭、深淵、囹圄。這是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的。
李克強總理強調:“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充分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的重大改革舉措,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徑,要堅決消除各種束縛和桎梏,讓創業創新成為時代潮流,匯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新動能?!蔽覀儓孕?,借著創新驅動發展的“東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必將催生無愧于我們偉大時代的無數中國夢想秀。
上一篇:網絡對社會矛盾的助推效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