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我認為,海南要提升整體國際醫療、醫療美容地位的知名度,不能只靠醫院單打獨斗。必須集合產業的力量,發揮群聚效應以及鎖定目標族群,并且依照客戶群的需求進行服務,透過不同產業的結盟,配合文宣、影視等管道,才能將高端醫療的形象傳播到國外。
與此同時,海南也要看到,過去韓國、臺灣、新加坡和泰國等地發展國際醫療產業,都絕對不是雨露均沾,例如泰國的國際醫療7成產值集中在3至4家醫院,形成寡頭產業,用政府的行政政策集中力量去發展“國際醫療城市”產業聚集群或者“醫療園區”。還有美國明尼蘇達州的羅徹斯特,機場、旅館、城市發展都因為梅約醫學中心存在而活,未來更配合梅約醫學中心有一個50億美元的全球醫學中心計劃,以確保明尼蘇達州的經濟發展。所以,海南未來要借助“一帶一路”這個契機,發展國際醫療、醫療美容產業,可能需要探索一條國際上比較通行的發展道路,才能少走彎路,才能形成優勢,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眾前來海南。
除了“探美”之外,我還有一個建議是“尋香”。所謂“尋香”,我的建議是海南可以考慮尋求與香港的深度合作,借助“一帶一路”的紅利,推動兩地發展。
海南與香港在旅游休閑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未來我認為除了一起開發旅游產品、高爾夫球運動等方面合作外,海南與香港的合作領域至少還應該包括兩大方面。第一是海南可以考慮和香港在財富管理領域加強合作。中央政府通過成立上海、天津、廣東和福建自貿區,希望在內地打造更多的1.0版本的香港,尤其上海自貿區將主打金融領域,這對香港而言,所謂“不進則退”,香港特區政府要打造2.0版本香港之心,已是盡人皆知。
在最近簽署的CEPA補充協議,也給香港提供了這個機遇。目前中港兩地基金互認安排已經開始實施,不但將吸引大量中外資金聚集香港,而且還可促使大量基金產品在香港推出,將大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由于設立、發展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必須擁有成熟、穩定且與國際接軌的金融基建、法制、信譽等硬件和軟件條件,不容易被復制之余,競爭對手也較難趕超,香港發展包括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在內的非傳統金融投資服務,才能遇強愈強,發展、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要發展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為什么需要海南呢?我們知道由于隨內地經濟蓬勃發展,不少先富起來的民眾,希望進行離岸財富管理,以讓資產保值、升值,但由于當前的內地私人銀行,存在有財富管理人才、產品不足,且相關法制、會計等機制暫時未與國際接軌等情況,雖然香港能夠滿足以上軟硬條件,但由于國家現仍實施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內地的資金較難流向香港,而香港的私人銀行產品也暫難直接進入內地。
對此,海南作為經濟特區,以及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可以扮演一個中間人角色,加強與香港加強財富管理的合作、互補,搭建中國內地、香港兩地財富管理的服務橋梁,既可以讓香港私人銀行得以服務海南、泛珠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同時又可幫助全國民眾通過香港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同時,海南也可以尋求和香港在教育領域,尤其是中小學教育領域加強合作。近年來,雖然越來越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紛紛把子女送到外國讀書,留學生的年齡也越來越小,但是,家長們對于留學的觀念雖然有所開放,但仍舊擔心孩子太小不能適應國外的生活。
對此,身處國門之內、但教育制度與外國接軌的香港,一直希望發展知識型經濟,發展成為“全球校舍”,引進世界級著名中小學到香港開設分校或合辦課程,以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雖然香港近年也曾引進在英國有400多年歷史、曾培育出7名英國首相(包括丘吉爾)、兩名英國國王及多個世界級政要的英國哈羅(Harrow)公學等學校,但由于香港面臨土地不足、學生數量較少、因簽證問題暫難吸引內地學生前來就讀等局限,未能繼續引進國際一流中小學在香港設分校或合辦課程。
這對自然環境非常優美的海南而言是另一個機遇,海南可在辦學土地、兩地人員簽證等方面,和香港攜手向中央有關部門爭取便利政策,與香港共同發展教育產業,引進國際知名中小學到海南辦學,吸引包括中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上的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的家長,將其子女送到海南就讀。這不但可促使海南和香港共同發展成世界級的教育樞紐,更能為海南帶來協同效應,帶動例如文化產業、旅游業等其他周邊的經濟活動,促進海南長遠發展。
尤其是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后,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多次表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香港可擔當“超級聯系人”( Super-connector)角色,為全國各省市發展提供所需信息、國際聯系和引進資金、人才和技術。對此,我建議海南應當考慮可在未來合作中, 擔當香港的“超級支持者”(Super-supporter)角色,借助“一帶一路”這個倡議,以及CEPA的優惠政策,通過與香港的互補、合作,以借力發展,最終達至兩地共贏。
簡而言之,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有思路才有新的絲綢之路,海南未來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如能再進一步把握住“美”和“香”,發揮出獨特的競爭力,更好地提供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一定能構筑對外開放以及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