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專訪李揚:新常態是各國改革的競爭

2015-06-05 09: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我有話說
2015-06-05 09:52:21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新常態應是有質量的中高速增長

  其次,從長周期角度看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嬗變。李揚說,經濟運行是有周期的,最短的周期是1年,還有3年周期、5年周期、10年周期、25年到30年周期,最長是50年到60年周期。每一種周期都對應著它的物質變化,因為物質是基礎。

  根據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研究,科技革命引發創新,創新則帶動經濟發展,創新是新生產函數的建立,是對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創新帶來著名的概念就是創造性破壞,但是之后是創造,是新的世界。好像膠卷企業被打得無影無蹤,結果得到了數碼,我們的生活有了改善,在數碼基礎上進一步前行。這樣的話形成了創新周期。

  根據這樣一個概念,列一下18世紀末以來的5次長周期。第一次:上升期出現在1795-1825年,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基礎技術創新以及紡織技術的發展是其顯著標志。第二次:上升期出現在1850-1873年,這主要歸功于煤炭、鋼鐵和鐵路方面的創新。第三次:上升期出現在1890-1913年。電氣、汽車制造等技術的創新,使電氣、汽車和化學工業快速發展。第四次:上升期發生在1945-1973年。包括電子計算機、生物、航天和新材料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促進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第五次:上升期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本輪危機到達之前。它的特征是新的信息技術高科技產業,高端的生產性服務業,經濟繁榮時期持續了30年。

  李揚表示,非常大跨度地看,現在是第五次長周期的下行階段。如果把下行階段說成是新常態的話,它的上行階段就可以對應說是舊常態。關于舊常態,國際上也有一個概括,叫作大穩定。大穩定時期,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而且經濟波動似乎已經都被熨平了。

  現在進入了下半段。這個時候,新常態的表現主要有五個方面。第一,弱復蘇、慢增長、低就業、高風險。第二,各國宏觀經濟運行非同步,大宗產品價格變動,國際游資肆虐,息差交易盛行。第三,宏觀經濟政策陷入“去杠桿化”和“修復資產負債表”兩難,致使經濟恢復難現。第四,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地緣政治緊張,局部戰爭頻仍。第五,全球治理真空。

  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一下中國的問題。從2011年開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為何會有這樣一種變化呢?

  原因一:資源分配的效率下降。在新常態發生之前的30多年,中國的資源配置是大量人口和資源從農村、農業向城市、工業轉移。這個轉移是個不可阻擋的過程,而且皆大歡喜。如今情況變了,制造業飽和,人開始向服務業轉移。但是,中國服務業的勞動生產率比制造業低,于是中國一邊歡呼服務業的比重超過制造業,一邊看到中國總體勞動生產率下降。

  原因二:要素供給效率下降。生產三要素是勞動、資本、技術進步。在舊常態下,中國勞動投入逐年增加,資本投入逐年增加,過去30年平均固定資產投資率27%。現在資本投入下降,勞動投入逐漸減少,招工難成為一個問題。科技進步又不可能很快見效,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

  原因三:創新能力滯后。在中國創新是個很廣義的概念,包括引進。過去30年有很多的創新是引進來的。通過引進跨國公司,甚至把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放在中國,讓中國整個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到了如今,中國的創新跟國外發達經濟體已經處在一個水平,或者人家還有很多好東西但是已經不讓中國學了,那就只有靠自己創新。從國際經驗看,專利轉化日本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中國也需要時間。

  原因四:環境資源約束增強。

  即使中國的增長只有6%甚至5%,在世界上也可能是最好的。如果像新常態的愿景那樣,經濟增長速度下到中高速,但是質量提高,可持續性增強,環境保護加強,那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沿著這條路走中國才能變成一個發達經濟體。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