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元 | 2015-05-28 | 劉冰雅 |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國夢的宣傳和闡釋,要與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緊密結合起來。中國夢意味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價值體認和價值追求,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意味著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意味著中華民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真誠意愿。”
一、 民族復興道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邏輯的統一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謀求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幸福,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的集中體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回顧和思考民族復興之路,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體現著社會主義道路指向與核心價值的內在統一。對此,我們充滿著自信。因為,“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二、“兩個一百年”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邏輯的統一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蘊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同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位一體”,也體現著每個人的夢想和價值追求。因為,每一個人都能在為中國夢的奮斗中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強大支撐,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斷增強全社會的進取精神、開拓勇氣、創新能力,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培育和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提升文化軟實力。
三、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傳統文化孕育出“和為貴”“和而不同”的理念,中華民族始終秉持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因此,中國發展起來后會決不會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也真誠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這條道路,共同應對威脅和破壞和平的各種因素,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