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不可怠 鄉業不能衰
——當前鄉村治理熱點、難點和創新點的調查分析
該漫畫諷刺了獨斷專行,阻撓、干擾村務監督委員會依法履行監督職責的行為。選自懷柔區紀委編制的《村級干部廉潔履職規定圖解》。(王季供圖)
主持人 張記合
話題嘉賓
賀雪峰(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陳柏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林輝煌(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組織與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耿 羽(福建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
呂德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鄉村建設中最根本的應當是基層組織建設
主持人: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5年2月1日印發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一號文件)指出,要“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在當前的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賀雪峰:在當前的鄉村治理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基層組織建設問題,鄉村治理的活力問題,農村的法治建設問題,鄉村治理中的邊緣群體崛起問題,“半正式行政”問題等。
主持人:最根本或者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
賀雪峰:我認為,在鄉村治理過程中,基層村社組織很重要。因為農民有大量一家一戶“辦不好、不好辦和辦起來不合算”的事務。這些事務不僅涉及生產生活,也涉及村風村貌。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宗族關系密切的農村地區,在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時,往往能給予正面的回應,如通過族人協商,達成共識,有效地避免人情支出的惡性膨脹。這給我們以啟示,鄉村建設最根本的當是基層組織建設。
陳柏峰:在農村,村莊基層組織是重要的依靠力量,國家只有充分借助基層組織,才可能實現對農村社會的有效治理。因此,要調整和矯正弱化基層組織的政策傾向,應當以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為核心,帶動健全農村的基層組織體系。此外,還要從政策和法律上對村組集體進行有力保護、豐富村組集體的治理資源。這是鄉規民約正確有效發揮作用、形成良好鄉村治理秩序所需要的重要的組織條件,也是法治建設在農村得以開展所需依靠的重要的組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