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綠色化”是社會發展方式綠色變革的重要體現
2015-05-07 18:28 來源:光明網  我有話說
2015-05-07 18:28:31來源:光明網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黨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起,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它可以作為我們未來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怎樣一種情況?就是習總書記給我們概括的“經濟新常態”。這就是說,我們不能按照過去30年那種高速快速的發展,不能按照單純地靠外貿、出口、投資拉動來實現我們的高速增長。在這樣一種格局下,我們如何來實現經濟、社會、人口資源協同的發展創新?中央把“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來。

  我們如何有效地推進它?

  中央政治局2015年3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會議指出,要“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簡稱“五化”)。這是在黨的文獻中第一次提出“綠色化”概念,表明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綠色化的提出究竟意味著什么?它在推進整個文明生態建設當中,起到什么樣作用?這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理清楚的。

  我從三個方面談點認識和體會。

  首先,“綠色化”是思維方式的一種新的變革。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經濟的增長、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環境的持續惡化,這給我們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困境。在這哲學層面中也能找到其根源。中國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很多,首先資源環境問題是一個重要、重大的現實問題。這與近代的發展所形成的思維方式有關。

  古希臘智者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近代哲學家康德更放豪言:給我物質,我能創造整個宇宙。這些觀點的背后,體現的就是人在自然中,逐漸掌握了知識,掌握了手段,就能夠有效地作用自然,改變自然,因而能增強人們的自信,推動整個社會文明的發展。

  可以說,近代以來,人類憑借勇氣和智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現代文明的神話。由此,在人與自然關系上形成了人駕馭自然、征服自然、凌駕于自然之上的對立性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在那個時代,有它存在的客觀性、必要性,但是發展到今天,其弊端開始出現。

  科技作為一種手段,在解決我們發展進程中的扮演著突出的作用,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20世紀以來,發達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環境問題,在長期的探索當中,他們找到了一種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也顯現出其弊端和不可持續性。因為資源支撐不住我們,環境容納不下,這就意味著解決資源環境問題。我們需要在思想上、理念上有一場新的啟蒙,新的革命。“生態文明”和“生態化”的提出,實際上就是引領我們轉變發展方式,要把我們以往那種凌駕于自然之上的思維方式,轉變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贏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的綠色轉型是一場深刻的變革,“綠色化”正是這場變革的引領者。

  其次,“綠色化”集中體現在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三個方面。

  怎樣才能把“五位一體”中的生態文明落到實處?現在提出要綠色化。怎樣使“綠色化”變得可以操作、可以實施、可以評價?中央政治局通過的《意見》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的:在經濟上,要推進生產方式變革。即把以前那種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式的發展模式變成一種低碳、循環、綠色的發展方式,在經濟新常態下,尤其需要以綠色化來引領整個生產方式的變革;在社會中,“綠色化”要求推進生活方式變革?!兑庖姟窂娬{,要把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作為13億人口大國的中國,資源稟賦和地理環境都不允許我們揮霍浪費,吃喝隨性。如何營造出一種簡約、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這就是當下我們每個人應當去努力的方向;在價值觀上,“綠色化”更是一種價值認同。需要通過這種價值觀的引領,讓人們真正走向適度消費、綠色消費,要讓它成為我們的價值追求、價值目標和行動準則。

  最后,“五化同步”是實現“綠色化”的前提和保障

  《意見》中首提“綠色化”,并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這里并列意味著,不是前“四化”完成,再來實施綠色化,而是五化同步,要把綠色化融入到前“四化”中,即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都必須是綠色的,沒有綠色做前提和保障發展都是毫無意義的。這也凸顯了“綠色化”在“五化”當中的引領和保障作用。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習總書記執政以來到今年兩會,關于“生態文明”、“環境保護”,他的講話、批示共有60多次。這反映了在當今處在轉型期的社會,特別需要加強對環境的保護,特別需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地方各級政府一個重要的發展戰略。

  《意見》的形成,必將對我們有效貫徹“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起到引領和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讓每一個人意識到,我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行為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節省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少開一天車。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對生態文明建設添磚加瓦。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世紀偉業。十八大所提出來的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要靠我們所有人,靠大家齊心協力來實現。尤其是政府、地方官員要充分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物質,它不僅僅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也是子孫后代的,我們有義務保護好、維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的使命和責任。

  專題:中央黨校哲學部專家談“面向中國問題的哲學”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