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總裁金建杭:
“互聯網+”絕對不能加傳統思維和既得利益
李克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這個提法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在互聯網+時代需要什么樣的時空觀?如何判斷和擁抱“互聯網+”時代?近日,阿里巴巴總裁金建杭在“互聯網+:信息經濟浪潮與機遇高峰論壇”上就此發表了演講。
回顧阿里的發展歷程,金建杭預計,2016年整個大淘寶網上零售額就可以超過沃爾瑪全球的零售額。“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開始?!绷闶奂有畔⒒瘯r代的結束了,但是互聯網加零售的時代開始了,從B2C時代進入C2B時代,消費者驅動時代真正來了。
互聯網+時代需要后天觀和天下觀
互聯網進入中國20年來,發展迅猛,對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金建杭指出,這種影響是一層一層遞進施加的。最早互聯網是作為一個工具,到成為一個渠道,再到作為一個基礎設施,直到今天形成一個經濟體,這是20年來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軌跡。
移動互聯網時代,時空觀念已經完全發生變化。但是,互聯網+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時空觀?金建杭引用阿里巴巴第一任院長梁春曉老師的觀點闡釋道,需要的是后天觀和天下觀。首先,我們看互聯網+的時候,不能從昨天看今天,也不能僅僅從明天看今天,我們必須從后天看今天,這是后天觀;第二,看互聯網+的時候,不能局限于一地、一省甚至一國,必須建立天下觀。
以阿里平臺能夠服務20億消費者為例,金建杭表示,20億消費者的時代已經來臨,我們面對的不是本地的消費者,而是全球的消費者,因此不能僅僅局限于中國市場,而是向全球市場擴展。這樣的市場對于任何一個市長、任何一個省長、任何一個州長乃至任何一個國家元首是一樣的。如果能夠利用好這樣的平臺,能夠利用好時代給的機會,讓當地的經濟跟20億消費者接觸,這樣的經濟才是有前途的。
金建杭進一步解釋說,時空觀里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即今天我們談互聯網+的時候,已大不同于20年以前了。今天的互聯網已經從IT時代發展到DT時代,IT讓自己更強大,而DT是讓合作伙伴更強大,讓他們具備大數據分析的能力。以前這個能力只有大企業和跨國公司才具備,但今天只要進入到這個平臺,個人也能擁有這種能力,他能得到這個數據,分析這個數據,做出自己的商業決策?!霸诮裉爝@樣一個大時代、一個正在變革的關鍵時期里,互聯網+的思想一定會給當地經濟帶來新的影響和新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