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對外開放、智庫發展、四個全面、物流業發展、大氣污染防治法、社會主義國家智庫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張 鑫:“新常態”下需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張鑫表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對外開放上,中國采取了由南到北,由東部沿海地區向沿江及內陸和沿邊城市層層推進的政策措施,使得東部地區率先快速地發展起來。1999年國家又提出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了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但由于受特殊條件和自我發展能力不強的限制,西部地區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與東部的差距仍然非常大。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出發,通過加快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來促進西部地區的繁榮、發展和穩定。
就全國經濟發展階段來說,中國經濟發展正步入“新常態”戰略機遇期。一方面,中國在裝備制造、基礎設施、電力設備等領域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和技術實力,切合了當下沿線各國的需求,具有“走出去”的巨大潛能。另一方面,中國面臨著經濟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經濟增長動力由要素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等趨勢性變化,這些都需要通過加快改革開放來適應。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建設“一帶一路”提升為國家戰略,提出要“加快與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這表明我國已經開始構建“新常態”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摘編自《文匯報》
【王輝耀:我國智庫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缺乏管理運營人才】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國務院參事王輝耀指出,中國真正的智庫發展歷史還很短,國家現代化智庫建設的工作也起步不久,中國智庫目前對智庫精英人才的需求十分強烈。智庫所需的精英人才主要有三類:高端智囊人才、獨立研究型人才和新型綜合性人才。目前,我國智庫的人才問題是兩個極端,官方智庫方面管人太緊,亟待進行人事制度的改革,為人才松綁。民間智庫方面則是管不住人,人才流失太快。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智庫,智庫管理人才的優劣都會對智庫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發現和培養真正知曉現代智庫運作模式的人才是中國智庫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
對此,我國智庫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旋轉門”制度。對中國智庫來說,服務的政黨更為穩定,意味著更好的直達通道。尤其是官方智庫,與政府的距離更近,人才的“旋轉”也更便捷。因此,中國的智庫更應該倡導人才的“旋轉”。目前,我國智庫的人才問題是兩個極端,官方智庫方面管人太緊,亟待進行人事制度的改革,為人才松綁。民間智庫方面則是管不住人,人才流失太快。不論是哪種類型的智庫,智庫管理人才的優劣都會對智庫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如何發現和培養真正知曉現代智庫運作模式的人才是中國智庫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
摘編自《中國經濟時報》
【雙傳學:“四個全面”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時代內涵】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雙傳學認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是我們克服不可知論和先驗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銳利思想武器。“四個全面”立足于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基本原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做出了創造性理解,對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強大的能動作用。一、堅持實踐決定認識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知行統一觀的認識。二、堅持真理與價值的統一原理,深化了對社會發展“兩種尺度”統一問題的認識。三、堅持認識的反復性與無限性的基本原理,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
摘編自《光明日報》
【魏際剛:物流業發展要需要六個方面著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魏際剛認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物流業和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密切相關,既是國民經濟運行的基礎條件,也是構建對外交往、對外貿易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加快物流業發展,對于促進國民經濟運行效率的提高,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貿易和市場繁榮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笆濉睍r期,物流業發展要用系統思維,需要在以下幾方面重點著力:一是構建高效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二是促進物流業和相關產業聯動發展。三是優化物流產業組織結構。四是完善物流市場體系。五是推進區域物流協調發展。六是加快構建全球物流服務體系。與此同時,推動物流業發展還要在加快先進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推廣與創新、推動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應急物流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積極汲取國外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通過消化吸收不斷實現推陳出新;大力發展以追求時間效益最大化和災害損失最小化為目標的應急物流體系,解決應急物資配送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等突出問題。
摘編自《經濟日報》
【常紀文:對大氣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和機制要有所規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指出,霧霾的出現是多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疊加的結果,因而防治霧霾需要采取多方面、互協同的措施,但霧霾的防治最終還得依靠一般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和機制。
為此,在體例的設計方面,建議:在總則里的基本原則、基本方針、基本政策等條款,需體現控制區域大氣污染的要求;在監督管理和社會監督部分,大氣環境管理的制度和機制設計應當考慮污染的區域化特點和要求,如政策環評、規劃環評、項目環評、“三同時”制度、排污許可與排污權交易、年度總量控制、日均總量控制、區域限批、排污收費、現場檢查、有獎舉報等;在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設立專門的一章“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或者“區域大氣污染聯合防治”,為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設立專門的制度和機制;在法律責任部分,應當設立專門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的法律責任,如針對信息通報、聯合執法等方面設立一些新的責任。目前,意見稿缺乏這方面的規定。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于今:社會主義國家智庫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
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副會長、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執行院長于今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智庫通過研究和分析,提出新的多元化政策思想,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集中體現在以下四方面作用:
?。?)時政問題分析與解構。智庫必須協助決策者深入分析公共問題的結構并且能夠深層次解答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原因。政府決策機構需要依靠智庫作為第三方獨立學術研究機構來提供政策性的參考意見。(2)提供穩妥議案,影響政府決策。大型思想庫經費充裕,資源豐富,能夠對范圍廣泛的內政外交、政治經濟問題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張,對決策者的影響力也比較大;小型思想庫資金有限,資源不足,往往只能專注于公共政策的某一領域或者某一特定方面。(3)提供政策輿論思想,引導社會思潮。智庫的另一項主要功能是探求和形成新的政策思想。這些思想雖然短期內政治上未必可行,但經過長期反復地倡導,有可能逐漸為決策者所接受,并最終獲得足夠的擁護者以至立法成規。(4)儲備人才資源,政學界“旋轉門”。智庫通過承接政府部門相關研究課題來實現自身研究型人才的歷練和培養,成為政策研究型人才及未來決策者的培養基地,同時他又是網羅社會各個階層精英群體的“俱樂部”,充當人才流通的“中轉站”;智庫機構既為前政府官員提供容身之處,又為新政府決策機構輸送儲備干部。在中國已有的高級別智庫當中,其組成研究人員有的就是“學而優則仕”的學界精英,他們在政、學兩界游刃有余、進退自如?!爸菐臁弊鳛樾D門,是一個人才培養和交流互動的平臺,必將在今后中國政治經濟發展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摘編自《中國戰略觀察》
?。ü饷骶W記者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