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中華美學精神與繁榮社會主義文藝

2015-03-24 09:32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3-24 09:32:40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精品力作的涌現,需要人品與文品相統一

  中華美學精神的創作論和作家論,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就是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所謂“詩言志”“文如其人”“讀其書,想見其為人”“道德文章”“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從噴泉里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里出來的都是血”,等等,都是這個意思。對此,論述尤為充分的是葉燮和劉熙載。葉燮說,“詩是心聲,不可違心而出,亦不能違心而出”,“志高則其言潔,志大則其辭弘,志遠則其旨永。如是者其詩必傳,正不必斤斤爭工拙于一字一句之間。”他還以“千古詩人推杜甫”為例,強調“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生,隨生即盛。”劉熙載明確提出“詩品出于人品”,“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毫無疑問,古人的這些論述,對我們今天理解做人與做文的關系是大有裨益的。葉燮認為作家藝術家“有胸襟”“志高”“志大”“志遠”是其作品得以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這對于當代的文藝家難道不是很大的啟發嗎?當然,從來人品、文品都是歷史的和具體的,因而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對于今天的作家來說,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有其不同于以往的更高的要求。

  “人品”可說是對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綜合要求,對作家藝術家來說當然應該要求更高。毛澤東指出,“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這就從文藝與生活、作家與群眾、世界觀與創作的高度徹底解決了人品與文品的關系問題。習近平也同樣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對照當前創作實際,以上論述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緊迫性。很顯然,只要廣大的文藝工作者認真而不是敷衍地、切實而不是表面地按照上述要求去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火熱的生活中開闊胸襟、蕩滌靈魂、汲取力量、志存高遠,就一定能做到人品與文品的統一,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的不斷涌現提供最可信賴的人格保證。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