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新生:社區自治和民主決策有機結合才能化解城市治理中的問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教授喬新生指出,政府部門應該鼓勵社區自治,應當幫助社區居民建立自治組織,并且引導社區居民通過自治組織解決社區內部的公共事務。但是,政府部門也應充分意識到,社區自治只能成為解決社區內部問題的基本機制。在城市治理過程中,必須堅持民主這一原則,必須充分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并且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框架下,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整體決策。社區居民代表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人大代表必須向社區居民匯報自身工作,隨時聽取社區居民的意見,并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反映社區居民的意見。
總之,如果涉及一個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應當放手讓社區居民按照自治原則作出決定;如果涉及不同社區居民的公共事務,應當建立必要的協商機制;如果社區自治組織協商不成,應當提請區或市人大常委會公開討論。區或市人大常委會在作出決策之前可以召開聽證會、座談會、辯論會,也可以聘請相關專家詳細解釋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只有充分聽取并尊重社區居民的意見,把社區自治和民主決策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化解城市治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才能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凝聚各方共識,維護好各方權益。
摘編自《北京日報》
【吳撼地:建設新農村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
吳撼地撰文表示,建設新農村,必須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真正讓農民群眾當家作主,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農民收入提高,衣食住行改善,是衡量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尺度,但不是唯一尺度。進一步擴大農村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是新農村建設的保證。只有農民物質利益和政治權利都得到保障,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形成家庭和睦、民風淳樸、互助合作、穩定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所以說,新農村建設既要重視發展經濟,也要加強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以及和諧社會建設,使新農村內外兼修、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也只有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著力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符合農民意愿,帶給農民實惠,新農村建設才能得到農民擁護,扎實穩步推進。
摘編自《人民日報》
【徐偉新:理想信念堅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標準】
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表示,堅定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仆后繼,愈來愈多的人匯聚到共產黨的隊伍中來,其所吸引、所維系、所支撐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突出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不相信馬克思主義,不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上不合格,經不起風浪,這樣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們黨需要的好干部。 理想信念堅定體現為心中有黨、對黨忠誠。作為黨的干部,不論在什么地方、哪個工作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經得起風浪考驗,不能在政治上走岔了、走偏了。理想信念堅定源自理性的自覺。習近平同志在中辦座談時指出,忠誠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對黨要有樸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覺。
摘編自《學習時報》
(光明網記者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