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指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引發各方熱議。 |
【“互聯網+”是什么】
所謂“互聯網+”,實際上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催生了創新2.0,而創新2.0又反過來作用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形態的形成與發展,重塑了物聯網、云計算、社會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并進一步推動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改變了我們的生產、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互聯網+”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互聯網+”議題與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并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
互聯網+制造業:變身“智造業”更好滿足需求:通過網上采購和配銷,使企業更加準確和全面地把握消費者的需要,滿足顧客訂貨需求的同時減少庫存,降低溝通成本和顧客支持成本。
互聯網+農業:吃上更綠色、更安全的食品:可以選擇自己信任的綠色供應商,掃描二維碼自動下單,更快捷更健康。
互聯網+醫療:解決看病難提升就醫效率:全國許多醫院通過掛號平臺和微信公眾號實現移動化的就診服務,節約公共資源,方便群眾就醫。
互聯網+教育:在手機上隨時隨地享受在線教育:一張網、一個移動終端,幾百萬學生,學校任你挑、老師由你選,移動互聯網會改變中國教育資源分配。借助移動互聯,未來的遠程在線教育會越來越逼真,效果會越來越好。
互聯網+交通:坐車不愁,打車不難:早高峰趕公交車,掏出手機就可以查看到離自己最近的大概幾分鐘到;下大雨想打個的士,通過打車軟件預訂一輛的士車,直接開到家門口。
互聯網+金融:融資和支付都能“任性”:相比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滿足了企業小額融資需求,在合理風控的前提下,解決了融資難題。同時,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模式也給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摘編自 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