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3月10日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在《中國國情與發(fā)展》課程上,開設專題講座,向200多名清華學子詳細解讀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經作者授權,光明網獨家發(fā)布胡鞍鋼對《政府工作報告》的解讀文稿,以饗網友。
中國經濟有時有勢,“北京決策”影響全世界
——胡鞍鋼解讀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作者: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 胡鞍鋼
每年3月是中國的政治民主月,這以“兩會”為標志,成為舉國矚目的重大政治民主會議,也是政治民主信息尤其是《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傳播、熱烈討論、各種解讀和共同分享。如同世界最大政治民主課堂,討論世界最多人口的民生問題,世所罕見,早已超越了西方國家的總統(tǒng)選舉。不僅如此,中國“兩會”也為世界所關注,也是世界了解中國、觀察中國甚至分析中國最好的“政治窗口”,因此中國“兩會”就獲得前所未有的報道評論。
為什么“兩會”會成為世界性話題呢?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體,如同1913年美國取代英國,中國如今取代了美國,中國還是世界140個國家和地區(qū)最大的貿易伙伴,又是其他幾十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第二大、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自身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利益相關方,它的走向,所謂“北京決策”(指《政府工作報告》)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全世界及各個角落。的確,今日之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向全世界展現(xiàn)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中國。
中國是一部天書。怎樣才能認識中國?怎樣比較全面準確認識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和社會發(fā)展?我們需要從哪里切入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政府工作報告》,不僅要認真讀出信息來,還要讀出道道來。
今天,我圍繞介紹和評論《政府工作報告》這一主題來作一個解讀和分析。看一看該報告?zhèn)鬟f了哪些重要信息,有哪些道道。具體地講,我從四個方面介紹和開展討論:
首先,就是關于中國經濟決策機制,以《政府工作報告》為例,來說明中國的經濟決策是如何制定出來的,為何我們將其稱之為典型的“三化”:民主化、科學化和制度化。
其次,對2014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評價,從剛剛公布的2014年主要數據以及《政府工作報告》所提供的重要信息,按目標一致法來進行評估。
再次,對2015年政府工作總體部署的分析和評論,包括兩個大的背景,一是中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二是中國“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我還會具體分析2015年經濟社會主要發(fā)展目標。
最后,對2015年重點工作做一討論。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相關的話題,就是將2015年1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國情咨文》與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做一個國際比較,以便曉得為什么后者信息量優(yōu)于前者,也能說明為什么后者的績效要優(yōu)于前者。前者更像總統(tǒng)個人的演講,涉及政府工作信息極其有限,特別是量化指標是極少的。而后者如同報告主題,就是政府工作報告,有大量的信息和量化指標,這就便于做第三方的專業(yè)評估。而總理個人風采就體現(xiàn)在之后的記者招待會上,但是核心內容仍然是政府工作。這是我們一項專題研究,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在今天專門講座。
一、中國經濟決策的重要制度安排
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國經濟決策的重要制度安排。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9.8%的增長率,在世界各國居首位,同時也保持了極低的增長波動系數和通貨膨脹率(CPI年平均上漲率為5.2%),實現(xiàn)了世界上少有的高增長、穩(wěn)增長、低通脹。這是創(chuàng)造了經濟增長的奇跡。
中國還創(chuàng)造了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就業(yè)崗位,從業(yè)人員從1978年的4.01億人到2014年的7.7億人。總人口就業(yè)率(即就業(yè)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41.7%提高至56.5%,這是創(chuàng)造了就業(yè)奇跡。
中國還減少了世界最大規(guī)模絕對貧困人口,從1981年8.35億人口減少至2014年的7000萬人,按人均每日消費支出不足1.25美元計算,貧困發(fā)生率從84%下降至5%。這是消除絕對貧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