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農民家庭的平衡不要打破也不能打破

2015-02-28 09:20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02-28 09:20:25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會

  一、從老父親建樓房說起

  這次過年回老家,村里又多了幾棟新樓房。年輕人都在外打工,建房子的重任當然就由老人來承擔。不禁感概農村的老人真能忙,不僅種田、帶孩子,還建房子,全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建起了樓房,低則兩層,高的有四五層,建起這樣的樓房起碼要二十萬以上,有的人家造價達到四五十萬。建房子對于農村每個家庭而言都是大事,建房、娶妻、生子乃人生三大任務。一個年輕的小家庭,有了房子才有了自己的小家,日子才能過得舒心?,F在的農村小伙子要想結婚,樓房是必要但不充分條件,條件好的姑娘不僅要求農村有樓房,還要城里有套商品房。

  人一輩子要建好幾次房子,每一次建房子都是耗力耗神的大事情。桔梗叔叔今年64歲,是鄉村老木工,手藝精湛,會畫畫會雕刻,毛筆字也寫得相當好,一生帶了近二十個徒弟。他說他一生建了三次房子,第一次是二十七歲剛結婚分家的時候,建的是土房子;第二次是90年代建了青磚房,上面加了一層土房子,總共兩層,當時這樣的青磚房在全村是最好的;第三次就是近幾年剛剛建好的四層鋼筋混凝土樓房,據桔梗叔叔說這房子總共花了四十多萬,地基打得特別深,七八級地震都震不倒,為了造這座房子,做木工十幾年前鄉鄰欠的債都被收回來了。這次建的房子又是全村數一數二的好房子。

  桔梗叔叔和老伴一生從來沒有閑過,也沒有任何嗜好。桔梗叔叔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兩個女兒都嫁在本縣,已經四十歲出頭,都靠打工做小生意生活,兩家各有兩個兒子。近兩年兩家湊了些錢都在縣城買了房子,大女兒今年又因為丈夫賭博輸錢將縣城的房子賣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四十歲,小學畢業,成家后一直在外打工,據桔梗叔叔說,大兒子也喜歡賭博,兩口子打工這么多年一分錢沒往家里寄過,不僅兩個孫子完全留守在家里,奶粉錢、教育費用一分沒寄回來過,就連大兒子兩口子的保險費也是桔梗叔叔代交。小兒子剛剛參加工作,也談了女朋友。

  兒子女兒沒有錢拿,桔梗叔叔建樓房的幾十萬從哪里來的?這是我心里的一個疑問。老兩口種了一畝多地,種地收入十分微薄。已知的情況是近兩年建高速公路征地,政府賠償了10萬,但也遠遠不夠建四層樓房。仔細跟桔梗叔叔聊起來,才知道這樓房從開始籌建到搭起來框架花了兩年半時間,建房子要請工,很多該請的工都沒有請,全部由桔梗叔叔親自代勞,利用農閑時間,打地基、挑磚、抬沙、模板,只要自己能做的就不請人,這就是半包工。據桔梗叔叔講,建一棟樓房,半包工和全包工甚至要相差十幾萬。目前,農村建房很多都是半包工。

  如果你去仔細詢問,就會知道,一般農業地區的農村,很多家庭的樓房都是父輩積攢的錢,再利用農閑時間半包工建成,有的人家年輕人在外打工拿了一部分錢回家,有很多甚至并沒有拿錢。

  二、過渡期農村青年群體的“進退兩難”

  對于普通家庭而言,沒有老人的幫助,建這樣的樓房幾乎不可能。不少年輕人跟我說,如果沒有父輩的支持,他們不知道要怎么生活。僅靠打工收入不僅不穩定,他們留在村里也很難做到父母所做的那么多事情:既要下地干活,又要帶孩子,還要建房子,不全包工光建房子都累死了!他們情愿出去打工。

  多數家庭孩子出生幾個月就放在家里由爺爺奶奶帶,如果帶到城里且不說城里各種教育、醫療、生育等基本保障并不涵蓋農民工群體,即使各種制度條件具備,將子女帶到城里起碼要一個人在家專門帶孩子,如果把老家爺爺奶奶接到城里專門帶孩子,不僅意味著少了一份老家的收入,年輕人的養老負擔又多了一層,而打工收入是非常有限的。把孩子留守在家里雖然不是很好的選擇,卻恐怕是目前條件下的帕累托最優了。

  就家庭負擔而言,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醫療是不小的開支,人情負擔、基本生活消費對年輕人而言都已經是不小的負擔。上海社會科學院有項關于新生代農民工的研究,將新生代農民工既失去傳統村莊的庇佑,在城市又未獲得各種制度性保障稱為雙重脫嵌,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年輕農民工的各種壓力。雙重脫嵌條件下,或許只有家庭能夠無條件的為他們提供支持,壓力自然而然的轉嫁到父輩身上。

  年輕人剛結婚,成立的小家庭屬于家庭生命周期的初級階段,各方面都需要父輩扶持。老人要給他們帶孩子,要讓他們打工回家的時候有一個安定的去所,過年過節有一個團圓的地方,在大城市打工疲憊的身心得到安慰,打工淡季返鄉的時候有基本生活保障,漂泊不定的情感也能有所寄托。

  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人群體多數是走出校門后直接進入社會打工,缺乏經驗、缺乏積累,如果沒有父輩的幫助,男子很難找到對象,即使結婚成立的小家庭也經不起風吹雨打,很可能很快就瓦解。通過讀大學到大城市工作的農村青年被稱為“鳳凰男”,背后的意思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大學生在城里沒有社會關系,打拼很困難。有正式工作有城市戶口的姑且這樣,更不要說年輕的打工群體到城市安家了。

  目前的農村青年群體有兩支大軍,一支是新生代農民工,這部分群體主要分布在工廠、服務業等,一支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就業或許比農民工要好,但收入相當。其中的大多數如果選擇在城市生活,沒有家庭代際支撐都相當艱難。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可能還要返鄉,農村大學畢業生進城打拼也需要在二三線城市和縣城梯度流動,逐步城市化,這期間都需要父輩在鄉村能夠提供經濟、人力及情感支持。農村青年的兩支大軍對應的兩種狀態返鄉和梯度流動都是流動性狀態,背后的家庭如果能夠提供支持,他們就可以順利過渡,作為大后方的父代家庭不穩,他們就很可能就成為回不了家也進不了城的人。

  三、半耕半工模式的當下意義

  因而父輩必須為子代提供所能提供的一切支持,使得子代不至于在家庭生命周期之初就輸給別人,這就是農村當下激烈的社會性競爭。為兒子建樓房或買商品房成為他們必須完成的人生責任,如果誰家父母在兒子結婚年齡沒有把樓房準備好,都會成為非議的對象。當然,這樣的村莊不乏父輩無力或不愿為子女提供支持的,這樣的家庭,要么兒子打光棍,要么就是不完整家庭,離婚成為村莊邊緣戶。當下農村離婚非常之多,一個明顯的經驗感受是,缺乏代際支持的家庭更容易走向離婚。

  老人留在農村不是壞事,老人在農村可以下地干活,可以帶孫子孫女,串門聊天曬太陽,有田野、有綠色,有年輕的生命,有朋友,比起在城市,他們辛苦勞作卻可以活得更加健康。農村兩個老人帶三四個孫子十分常見,幾個兒子外出打工,他們的孩子都交給父母,這樣的“工作強度工作效率”僅限于在農村熟人社會中,“這個抱抱那個抱抱一天也就過去了”,幾乎不用擔心安全問題。進了城里,老年人就成為純粹的消費者。在農村卻是生產力。

  年輕人可以安心在外打工,賺錢再為下一代教育乃至談婚論嫁作準備。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農民工家庭再生產、勞動力再生產問題,這些當下中國社會面臨的巨型問題無形之中得以化解。農民工進城打工,連接著兩頭,一頭是城市,一頭是鄉村。研究城市制度設置如何為農民工群體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是一種視角,未來的發展農民工當然需要市民化,但是目前而言,對于大部分農民工群體,鄉村還是重頭。這種從下往上看的鄉土視角往往被學界政策部門忽視。

  當然,上文的分析是對于一般農業型地區而言,對于沿海農村或者城郊農村或者資源型村莊,一般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對于全國占大多數的一般農業型村莊,可以說農民家庭的平衡懸于一線,這種平衡是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模式為基礎,這里,半耕顯得特別重要??梢哉f,半耕,維持了一般農業型地區農村家庭負擔系數的安全值,使得父代家庭能夠為子代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年輕子代家庭的家庭生命周期得以順利過渡,符合城鄉互動的內在涵義,實現了以鄉促城,以城帶鄉,城鎮化進程得以順利進行。

  這個意義上講,半耕不是阻礙了城鎮化,而是助推了穩健的城鎮化。半耕通俗些說,就是父輩在家種地、帶孩子、建房子。僅僅靠半工,平衡立刻就會轉為失衡,導致家庭不穩甚至社會動蕩。半耕,執行起來也很簡單,很容易,讓父輩在農村呆得下去,有地可種。對父輩而言,雖然很辛苦,可在祖祖輩輩生活勞作的地方辛勞卻是很享受,這是一種低消費高福利的狀態。不得不說半工半耕是一個精巧的制度設計。如果強行推動土地流轉,或者強行滅村,后果可想而知。滅村容易,再想恢復重建鄉土社會業已脆弱的聯系恐怕很難。保持些鄉愁,換一種鄉土視角看來很有必要。

  農村的老人叼著一根自制的煙卷,坐在樹蔭下也好,田間地頭也好,絲毫沒覺得這種忙碌的日子苦累,眼神中飽含滿足,這種意義感精神上的滿足感是綁在鄉土上的,半工半耕模式在當下也超越了一般的政治經濟學意義,還關乎鄉土文明和很多人的尊嚴,對于農村忙碌的老人而言,不得不說,它也是一種底線。

  當下,濃濃的鄉愁不僅僅是鄉愁,這種鄉土生活還割不斷,也不能割斷。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