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事業而言,我們應當高度關注自身動機即致思趨向上的缺陷與不足。
????首先,我們為什么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到底是為了證明其活力、為了發展完善其體系還是為了堅持其追求真理、關心人類正義、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真理、正義、進步是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的中國化努力,難免會誤入歧途。毋庸諱言,當前我們的研究中,不愿為追求真理而努力,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變成了書齋里的文字工作、變成了自娛自樂的游戲、變成了自說自話的形象工程等現象,仍不同程度上存在,直接影響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性質與形象。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在致思趨向上的第一個特點便要求追求科學性和真理性,這也是我黨實事求是這一思想路線和認識路線的立論依據。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所獲得的約束性信息和非約束性信息中的巨大差距,如何解釋?如果我們所推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連這樣的基礎問題都不思考,還有什么資格奢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其次,愿不愿、敢不敢面對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我們時代的變遷如此深刻,這本應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契機和動力,但是,在我們的視野中,本應成為焦點的問題有些卻陷入了盲區。例如近十年來,科學發展觀提出后所涉及的重大哲學問題,現有的研究落后了很多:發展觀有科學與不科學的分野,那么發展本身有對錯嗎?經常碰到一些人,將自己發展觀上的錯誤,歸結為發展自身的問題,認識如此模糊,和我們的研究滯后有關系。
????第三,如何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這需要的不僅是愿意自覺繼承的政治責任,而且更需要有能夠創新發展的真實有效的努力。當前,如何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發展唯物史觀的問題,值得特別注意。譬如唯物史觀主張人類社會是個自然歷史過程,社會發展和自然過程一樣有規律可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個人意志發揮作用離不開歷史條件的制約。但歷史發展又有特殊性,人的意志參與其中,個人意志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也即公共選擇是歷史客觀性的又一來源。社會規律的存在符合統計規律的要求,不是線性的因果關系,社會規律在長期的、大量的事實中才能表現出來和被人們所認識。這一觀點,對于我們分析當下的社會問題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人類社會是個自然歷史過程的判斷要求我們必須尊重歷史規律,不能超越歷史規律,犯唯意志論的錯誤,也不能犯無所作為、聽其自然的虛無主義錯誤。要求我們從人民群眾的要求和呼聲中發現歷史進步的方向,公共政策的選擇要立足于大多數人民群眾的選擇之上,追蹤決策時,要善于排除決策者先行心理效應的負面影響,善于聽取群眾正確意見,敢于自我否定。要求我們在把握社會發展規律時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簡單化、片面化、情緒化,指望一夜之間認識它,更不能功利化、勢利化,將人為的理解當作規律強加于歷史。
????最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成果何用。是用來評獎?還是用來解決問題?答案當然是后者。如何用以解決問題,關鍵是武裝誰的頭腦,解決誰首先要確立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方式的問題。我們黨是執政黨,肩負著領導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提高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水平,至為關鍵。我們不僅要走向未來,而且要洞察并謀劃未來的走向。歷史使命和現實問題都要求我們必須發揚光大馬克思主義哲學固有的理論品性,在關注問題中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最新成果的指導下解決現實問題。(茍志效)
????【連接】
????致思,意指集中心思于某一方面。
????《孔子家語·致思》:“於斯致思,無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爾志,吉將擇焉。”
????《后漢書·張衡傳》:“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