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智庫建設政策、中國話語建設、經濟投資、史學功能的認識、基層官員讀《論語》、互聯網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隆國強:智庫建設政策有三大亮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智庫建設。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智庫發展。《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的頒布,體現了中央對智庫發展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對智庫工作的關懷,同時也提出了方向和期望。其政策亮點歸納起來,有三點:
第一,寬闊的國際視野。“軟實力”是比出來的,需要與國際智庫去比。《意見》是在研究了世界上很多發達國家的高端智庫運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第二,緊密聯系中國國情。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和中國特定國情相結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一個鮮明特征。新型智庫深深植根于中國特有國情、體制機制之下,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至關重要。第三,體現了全面性。《意見》對智庫發展的主要方面都做了闡述,指明了改革發展方向。比如對智庫發展格局,包括社科院、黨校系統、科技智庫、黨政政策研究機構等都指出了發展方向,對不同智庫定位、人事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國際合作管理制度等都做出了全面權威的規定。
摘編自人民網
【張維為:做西方話語的“傳聲筒”和“打工仔”沒出息】
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指出,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我們繼續沿著自己探索的成功之路前行,我們將更為強大。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用自己的話語清晰地向國人、向世界說明我們從哪里來、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應海內外對中國的成績、問題和未來的一切質疑。我們已經無法回避外界的質疑。
我們必須加強中國話語建設,建構全面、透徹、強勢的話語體系。我們黨已經形成自己的許多話語,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都是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凝聚全黨共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確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早已超出西方話語的詮釋能力,這種實踐呼喚我們從僵化的西方話語中解放出來,建構自己的話語體系。我們應該借鑒西方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但絕不能失去自我。做西方話語的“傳聲筒”和“打工仔”,是沒出息的。
摘編自《人民日報》
【李佐軍:應對投資增速下降需要有高超的平衡藝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在我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日益迫切的新形勢下,不要指望固定資產投資重現過去超高速增長的輝煌,而是要提高對投資增速下降的容忍度,避免政府通過寬松政策、“強刺激”方式強行增加投資的行為。同時,要維持一定的投資增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應對投資增速下降需要有高超的平衡藝術。一方面,在我國經濟逐步進入新常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日益迫切的新形勢下,不要指望固定資產投資重現過去超高速增長的輝煌,而是要提高對投資增速下降的容忍度,避免政府通過寬松政策、“強刺激”方式強行增加投資的行為,逐步適應投資增速下臺階的新常態;另一方面,要警惕投資增速過快下降對經濟帶來的過大沖擊,加強監測和分析,通過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政策、貨幣金融政策、投資政策等,維持一定的投資增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在保持合理投資增速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盡可能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效益較高、風險較小、改善民生作用較大的地區、行業、企業和項目上。
摘編自《經濟日報》
【喬治忠:對史學功能的認識需要與時俱進】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喬治忠認為,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已經改變了諸多舊有觀念。不言而喻,史學界關于史學社會功能的觀念,也需要與時俱進,重新研討、重新定位。
第一,雖然歷史學不能獨立充當解決現實問題的靈丹妙藥,但仍是理性思維的源泉之一。以史為鑒的“史”,不應當再是具體的、隨意抽出的史事,而應是深入研究歷史得出的學術成果的綜合和科學性的歷史認識;也不能將“鑒”理解為直觀反映影像的鏡子,而應當引申為對事物的觀察能力、研判能力,避免將具體歷史事例作跨時代的簡單比附。這是當今實行“以史為鑒”的關鍵。第二,現代史學的學科本質是一門學術,基本理念是求真、求是和創新。史學提供的知識在各個領域都可能發揮作用,但其根本立足點則是學術領域。第三,轉變對史學社會功能的認識,決不是輕視史學。相反,整個社會的歷史意識亟待強化,這是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支點之一。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網》
【劉傳銘:基層官員最該讀《論語》】藝術史論家劉傳銘認為,縣委書記不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是介乎低層政權和高層政權中間最重要的環節,他們既可以到北京來傾聽最高領導人習主席的話,也可以在地方親力親為參與具體工作,所以對他們的要求要高。
第一個要求就是,德不配位的一定要拉下來。如果一個人道德很差,又做了很高的官,這就是德不配位的。第二個要求是,貪腐分子已經屬于犯罪范疇了,沒有道德底線要嚴懲。第三,對現在的干部來說,目前談反貪腐,我們只談了一種傾向,就是在這樣一個強力反腐的情況下,我們會造成誤解——貪官等于壞官,清官等于好官。《論語》是中國人的第一本必讀書,建議縣委書記們都讀一讀。如果他是個聰明人,讀不讀對他的收益、個人的思想品德、行為規范,都有很大影響。
摘編自中國網
【李良榮:新世界是新型知識權力結構的再組織】復旦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榮指出,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越來越多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了“新世界”。互聯網已成為輿論的主陣地,是各種力量的博弈場。互聯網上的聲音并不等同于“民意”,因為互聯網上任何一個輿論場中的“輿論”都是多種力量博弈的結果。這個博弈過程中,至少有四個方面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傳統媒體、政務公號、網絡意見領袖、境外媒體以及駐華機構公眾號等。這四個方面博弈的目標是要爭奪網絡輿論引導權。而這場博弈所表明的是,一種以知識—權力結構為基礎組織起來的新型社會形態正在網絡上崛起。政府的意志、資本的力量、各種社會勢力都在網絡上博弈,這一博弈的過程、結果以及未來的方向需要我們認真觀察思考與研究。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光明網記者 李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