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張祎娜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以下稱《意見》)強調,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要立足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際,完善黨委領導、政府管理、部門協同、權責明確、統籌推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管理制度。建立協調機制,本質上是對現有公共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重點解決相關部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重復建設、資源利用率和服務效能不高的問題。通過加強統籌管理,建立協同機制,明確責任,優化配置各方資源,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目標是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的全社會共建共享機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要把握以下兩個關鍵點:
一、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部門的協調并舉
很長時間里,黨委政府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上各自為政、缺乏統籌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同一層級的不同管理部門各搞一套,自成一體,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以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為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黨員教育網、遠程教育網、數字農家書屋等就因隸屬不同的管理部門而各自為政,條塊分割,造成重復建設。二是不同層級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分級管理,封閉式運行。不同層級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只對本級政府負責,很少考慮整合公共文服務資源。以公共圖書館為例。目前,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仍然遵循每級政府建設與管理一個圖書館的分級建設與管理體制,這形成了公共圖書館多級建設主體和多級管理主體的現狀,嚴重影響圖書館之間共享資源,以及跨行政層級、跨區域組織體系的形成??傊猿梢惑w、各自為政的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難以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難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文化資源。
因此,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協調機制,讓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務管理部門形成合力。一是在國家層面要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為平臺,由文化部門牽頭,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和資源優勢,在規劃編制、政策銜接、標準制定和實施等方面加強統籌、整體設計、協調推進。2014年3月19日,召開有關部委會議,明確文化部牽頭成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這標志著國家層面的公共文化服務協調機制正式運轉。與以往有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文件不同,此次出臺的《意見》的一個亮點和突破之處就是全文貫穿了堅持共建共享這一原則,不再像以前的有關公共文化服務文件著眼于以不同公共文化服務提供部門為主體,對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進行切塊分割,各做一攤。這本身就代表協調機制運轉的成效。二是強調基層各地也要根據實際,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建立協調機制意在強調突破部門界限,著眼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充分調動每個部門的積極性,勁往一處使,形成各個管理部門優勢互補的協調并舉態勢。
二、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共建共享
在國家層面和基層各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協調機制,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要整合公共文化服務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兑庖姟窂娬{,要加大對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域公共文化資源的整合力度,探索整合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的方式和途徑,實現共建共享,提升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