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左玉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嘉賓簡介】
左玉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人民群眾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唯一主體
左玉河 2014-12-04 王錦寶

  【內容提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用十二個詞,二十四個字,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高度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觀是一種文化、一種文明最核心的部分,建構社會主義的現代文明,需要有核心的思想,它就是核心價值觀。從近代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崩潰,尤其五四以來,我們一直面臨著建立一個什么樣文化的難題。建國以前,我們提出建立新民主主義文化,再由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改造以后,我們建立起社會主義新文化。改革開放以后,我們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從更大的歷史視野來看,近代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建構既不同于西方的又不同于中國傳統的新文化,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這種新文化始終在構建中,我們稱之為現代文明也好,現代文化也好,這種文化的核心一定要是社會主義的。

  一種文化的核心就是它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煉出來,形成了當代富有特色的文化精神。為了建構當代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一定要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我們的文化就有靈魂。近代以來,我們一直處于從傳統到現代的社會轉型期,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從工業文明向后工業文明,一直到當前。從這樣一個社會大轉型中,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包括整個的社會生活都發生著變化,文明形態發生著改變,文明的核心部分——價值觀也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價值觀已經崩潰了,對傳統的應該如何進行批判的繼承?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從大的方面來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文化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社會在轉型,價值觀也處在轉型之中,我們整個的精神層面都在轉型。從這個角度來看,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指導我們的行動,是具有現實意義。處在大轉型的過程中,有主導性的價值取向來引領,我們的精神就有所寄托,否則,文化轉型不會取得成功,未來的道路將很難走下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形成的這十二個詞,是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結晶。它有三個來源,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總結,中國傳統的價值觀、道德倫理,這些優秀成分我們都繼承了下來,比如,愛國、誠信,非常典型的代表了中國傳統的道德、倫理。二是人類歷史,或者西方社會優秀的價值觀。比如,自由、平等、公正,盡管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但是,主要還是來自西方的,它應該是把中國傳統的精華和西方的優秀成分,都吸收過來了。第三個,它還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我國在不斷探索的社會主義實踐的過程中,形成我們自己的一些東西。從思想淵源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這三方面的綜合,當然,最核心部分一定是能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

  培育不是目的,最關鍵是要踐行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何踐行分為三個層面:國家層面的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有: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劃分這三個層面是沒有問題的,每個層面的四組詞是我們的追求目標,不過,劃分三個層面所帶來的問題是,踐行的主體不明確,究竟有幾個主體?這容易引起人們的思想混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不明確,產生一些誤解,認為三個層面包括了三個主體,國家層面上,講富強、民主,這好像是國家層面的東西,政府的事情,主體是誰呢?那肯定是國家的代言人是政府。社會層面上,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些都是社會團體、社會組織的事情,只有個人層面上,才講愛國、誠信、敬業、友善。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體,我認為只有一個,就是人,具體來說,就是人民群眾。一定要把人民群眾突出出來,現在的情形是三個層面,形成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主體,這樣對我們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很不利。如果三個主體的話,從理論上,是講不通的,主體只能有一個。從實踐來看,如果有三個主體,那并不能很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火車頭。這三個層面的目標,哪一項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應該說人民群眾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唯一主體。講富強,一般來說是國家追求的目標,不過,我們常說國富民強,國家的富強需要靠人民的努力,不能僅僅是政府的行為,更是每一個國民的事情。這種富強不僅僅體現在國家財富的多少,更體現在人民群眾素養的提升上,追求富強的主體是人民,人民也是富強的體現者。追求民主國家、民主社會,同樣離不開人民的民主。文明,不管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還是制度文明,這些文明的表現最后一定體現在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既是建立文明社會的主體,同時也是文明的體現者。講到和諧,包括三個層次,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最終也是以人為主體。有些人認為,國家層面追求的目標是如此,這和人民群眾沒有多大關系,政府、國家需要往這方面努力。不可否認國家政府取主導作用,但最終的實踐者一定是人民群眾,況且,我們政府中的公務員也是人民群眾的一部分,不能將他們從人民群眾中獨立出來。

  整體來說,追求三個層面的目標,最終的踐行者一定是人民群眾,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唯一主體是人民群眾。不管是政府、社會團體、組織,還是個人,踐行的主體應該統統歸結到人民群眾,不能過分強調政府主體、社會主體和個人主體,將彼此割裂區分開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