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周良書,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嘉賓簡介】
周良書,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與德:中國共產黨治國理論的兩大柱石
周良書 2014-11-24 王營

  【內容提示】治國理政,一者以“德”,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者以“法”,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已經成為“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要求中“第五個現代化”的兩大支柱。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統一,這是中國共產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一個基本結論。

  依法治國的實質是依法治理國家權力,這也是中共幾代領導人都在不斷思考“權力制約”的命題。第一次把“依法治國”確立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上。十五大報告還對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科學內涵做出專門界定。法治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需要,發展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志。

  以德治國問題同樣經歷了一個認識上不斷深化的過程。毛澤東在建國初就曾經指出,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首次把“德治”提高到治國方略的高度來認識并加以闡述的是鄧小平。鄧小平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理論,實際上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德治理論。2001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江澤民正式明確提出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胡錦濤在黨的十八大上強調指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從“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到“提高立法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從“法律要隨著實踐發展而發展”到“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從“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等一系列重大思想重要論斷,一系列關鍵部署核心舉措,為黨治國理政提供了根本指針。

  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這個《決定》則進一步明確了中共在治國理政中圍繞“一個目標”、實現“三位一體”的“頂層設計”。“一個目標”,即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位一體”,這里有三個“三位一體”,即“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三個“三位一體”,不僅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規劃,也說明執政黨對現代化歷程中治國理政的規律有了更加完整準確的把握。

  在中共歷史上,德法合治是一個新命題。2014年10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了“禮法合治,德主刑輔”這一中國古代治國理政的精髓要旨。這是執政黨在治國理政問題在認識上的一次重大提升。

  一方面,法治在德治,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法治精神滲透到每個人的心中,以法治凝聚共識,讓法治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觀念意識和共同踐行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從傳統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內涵里汲取營養。

  另一方面,徒法不足以自行。治理國家不可能只靠法律。法律法規再健全、再完備,最終還是要靠人來執行。如果領導干部在德上出了問題,必然導致綱紀松弛、法令不行。因此,要借鑒我國古代為政以德、禮法相依、德主刑輔、管權治吏、正心修身等歷史經驗和思想。要發揮禮序家規、鄉規民約的教化作用,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歷史智慧和文化營養。

  法治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在表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法律化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人們心中的行為規范,是人們心中的“道德律”。法治變成人民的信仰,才能真正起作用,而法治的信仰就是法治的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 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另外,法治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良好社會環境。只有在法治環境下,才能構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才能建設一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才能培育熱愛國家、誠信友善、敬業奉獻的人民。

  總之,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只有實現他律和自律的結合、道德教化和法制手段兼施,讓崇德重禮和遵紀守法相輔而行,才能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才能最終以法和德的力量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